跳到主要內容

黃國英﹕辣招多無用 內房值博長青網文章

2016年04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4月05日 06:35
2016年04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臨近季結,市况恰如「雲飄飄,若匆匆,投影於靜海中,可見潛龍;望碧海,水不動,惡浪暗翻湧……」外圍數據魚貫出場,市場或有暗湧亦未足為奇,但市况迄今卻仍未見大波濤。由2月起投資者已眾志成城地令市况不致太差,現今亦可算是有所交代。


最近人民幣的離岸息口暴挫、萬達(3699)宣稱有意取消香港的上市地位,這些皆揭示出一個微妙的改變,內地資金現在是非常充裕,內地的企業現在借入內地的資金來清還國外的債項,情况正方興未艾。因此收購、除牌的情况將會陸續出現,在在說明內地的資金正從不同的渠道逐步「浮」出國外,在這種資金持續氾濫之下,市况想差也差不到那裏去了。就算外圍數據荏弱而致令市場波動,相信也不會變成早前那種極端的市况。正是「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上落的幅度也變得有迹可尋。


內地資金氾濫 收購除牌料壓境

現在市場的常態是不敢追沽、但也不敢追入;正是高不成、低不就。操作是等對手出錯,待市價偏離了正常的幅度就去狙擊,博的是僅約3%的蠅頭小利!但這已是現今市况中的豐功偉績了。雖然可誇誇其談,但實質卻只是「蝸牛角上的戰爭」,值得投資者欣喜和自滿嗎?中國現在的發展就如以往的日本,就是「中國的資產中國人買」,對外封閉,自成一國!「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巍然不動」!一句話,就是「穩定壓倒一切」!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在這種氛圍之下,市况就必然淡靜,投資者很難賺到錢,在惡性循環之下,市場萎縮就成為必然的趨勢了。


中國對外封閉 自己資產自己買

QE的最終得益者必然是債券和物業,但從邏輯引伸出來,一些業務穩定的公司,就必然有穩定的回報,換句話說,也是同類受益的類別。在市場資金氾濫、負利率出現的情况下,這類公司就變成了「博得過」!用這種方式去選擇、用這種「導航」去瞄準,就變成了合乎情理。如投資者能收窄目標、堅守原則、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則市場中未必不會有令人驚喜的獵物出現。


辣招下難沽樓 反有利一手需求

現在求穩陣的中資股離不開內房股,據香港的經驗,就算辣招盡出,也對市况影響不大。因為如政策令購入物業倍加艱辛,但反過來也會令投資者不敢隨意沽貨,正是正反相生相剋,反而變成了另一種平衡的出現。因此辣招是否真的會「辣到噴火」,是要靠時間去證明效果的。沽貨有可能令投資者不能買回,二手供應就會大減。這只會有利一手供應商,市場中的實際需求如確實存在,內房股就變得有利可圖。市場中不是沒人買,而是沒人沽,這樣就大幅扭曲市場的實况。沽貨要預期市况下跌30%以上方有利可圖,那投資者就不會貿然出手,這樣就會對發展商有利。


越秀房託或受惠財務結構改變

個人看好越秀房託(0405),其為純粹內地資產,但卻有很多的港元債和美元債。當年是因為人民幣升值和息口低而使用了借外債這類財技來增加其回報,但現在是有可能藉內地的資金氾濫而撥亂反正,從而令其資本架構合理化。雖然這情况仍未發生,但這就正好賭其會出現而有機可乘。


另一方面,就算改變不出現,也因為年初是預期人民幣貶值,市場猜測越秀房託會損失頗大利潤而致下挫,但現在人民幣已告穩定,中國政府亦用「日本方式」來狂印鈔票救國,個人認為可以半年為限,以預期改變財務結構為契機,以便乘時而起,但當然事態發展,必定要邊走邊看。


現今資金氾濫、回報要求降低、宏觀經濟看來沒有如以往那麼危險,因此內房就醞釀出可以一博的空間。至於金融、資源這些類別,就一定要宏觀經濟復蘇才會有好日子可過,以日本經驗來說,是可以遙遙無期的。


市場傾向審慎 難言再創新高

聯儲局預期加息降溫後,有投資者會預期美股再創新高,但個人看法會是個別發展。市場將會傾向審慎,石油價格又再破位而下,對能源類別將會有負面影響。這樣的情况下,妄言再創新高好像流於武斷,個人傾向相信是強者愈強、弱者續弱,這其實是市場中恒古不變的法則!


(本欄內容乃獲授權輯錄自香港電台普通話台財經節目《e線金融網》)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 財經新視野]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