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問﹕兒子12歲,近來發現他去洗手間的次數很頻密,一天去約3至4次,每次差不多半小時才出來。問他是否肚痛不舒服,他卻唯唯諾諾,說只是去小便。有一次,我卻聽到他在洗手間裏發出一些「喘氣」聲,我和丈夫討論後都懷疑兒子在「自慰」。又有一次,我發現他靠在椅角摩擦下體,便忍不住問他在幹什麼,他隨即很尷尬,一言不發就走進房間。對於兒子的行為,我可以怎麼處理?我很擔心他會「自慰成癮」,對身心會有所影響。
答﹕
12歲的孩子剛踏入青春期,對自己的身體感好奇乃正常表現,而自慰亦屬正常行為,不會輕易成癮。一般而言,男性分泌的荷爾蒙較女性多,因此自慰的次數也較多,但家長不用擔心這會對孩子身心造成很大影響。
就家長的疑慮,可參考以下建議﹕
1. 若孩子發現家長知道他們自慰,為免使他們感尷尬,父母可對他們說這是很自然的事,不必因而產生負面感,緊記不應第一時間斥責孩子行為「不當」。因小朋友自慰屬「自我發現」過程,女生一般會自然地於洗澡時用花灑冲洗下體,從中獲取舒適感,而產生「自慰」,而男生則多由朋輩或網上資訊認識「自慰」。
自慰可出現在2歲的幼兒身上,他們多會趴在牀上,以毛巾、棉被等夾於性器官來自慰,情况十分普遍。家長需注意,由於幼童根本沒有「性」概念,因此不應直接指摘「唔准」或以「打手板」警告孩子,這樣會令他們誤以為此屬「不當」行為,產生內疚感。事實上,爸媽也需弄清自慰是正常的,對此不必持「污穢」或「禁忌」的觀感,同時不應壓抑孩子對性知識的尋求和需要。
2. 父母可於孩子從小時灌輸正確性知識,讓他們不會對自己自慰的行為感羞恥;但同時亦要提醒孩子,不可在公眾地方自慰,懂得保護自己私隱。另外,也需教導孩子別使用特殊的性用品如自慰器,以免對性器官造成損傷。
事實上,並無一個指定次數去分辨孩子是否自慰成癮。相反,情緒或學業壓力等因素,反而有機會導致他們以自慰作「減壓」途徑。家長應處理孩子自慰成癮背後的原因,與孩子多傾訴及予以關心,例如,多留意他們是否因學業壓力、人際問題、生活枯燥或經常接觸色情資訊等,以致利用自慰作安撫自己情緒的方法。
如果孩子自慰情况已對其學業造成負面影響,甚至變得無心向學;或以自慰逃避如人際關係、學業等問題,家長若認為情况不尋常或懷疑孩子自慰成癮,初步可跟班主任、社工了解情况;若情况仍未改善,則需要尋找家庭醫生或臨牀心理學家,甚至性治療師求助。
資料提供﹕香港性教育、研究及治療專業協會委員吳穎英醫生
答﹕
12歲的孩子剛踏入青春期,對自己的身體感好奇乃正常表現,而自慰亦屬正常行為,不會輕易成癮。一般而言,男性分泌的荷爾蒙較女性多,因此自慰的次數也較多,但家長不用擔心這會對孩子身心造成很大影響。
就家長的疑慮,可參考以下建議﹕
1. 若孩子發現家長知道他們自慰,為免使他們感尷尬,父母可對他們說這是很自然的事,不必因而產生負面感,緊記不應第一時間斥責孩子行為「不當」。因小朋友自慰屬「自我發現」過程,女生一般會自然地於洗澡時用花灑冲洗下體,從中獲取舒適感,而產生「自慰」,而男生則多由朋輩或網上資訊認識「自慰」。
自慰可出現在2歲的幼兒身上,他們多會趴在牀上,以毛巾、棉被等夾於性器官來自慰,情况十分普遍。家長需注意,由於幼童根本沒有「性」概念,因此不應直接指摘「唔准」或以「打手板」警告孩子,這樣會令他們誤以為此屬「不當」行為,產生內疚感。事實上,爸媽也需弄清自慰是正常的,對此不必持「污穢」或「禁忌」的觀感,同時不應壓抑孩子對性知識的尋求和需要。
2. 父母可於孩子從小時灌輸正確性知識,讓他們不會對自己自慰的行為感羞恥;但同時亦要提醒孩子,不可在公眾地方自慰,懂得保護自己私隱。另外,也需教導孩子別使用特殊的性用品如自慰器,以免對性器官造成損傷。
事實上,並無一個指定次數去分辨孩子是否自慰成癮。相反,情緒或學業壓力等因素,反而有機會導致他們以自慰作「減壓」途徑。家長應處理孩子自慰成癮背後的原因,與孩子多傾訴及予以關心,例如,多留意他們是否因學業壓力、人際問題、生活枯燥或經常接觸色情資訊等,以致利用自慰作安撫自己情緒的方法。
如果孩子自慰情况已對其學業造成負面影響,甚至變得無心向學;或以自慰逃避如人際關係、學業等問題,家長若認為情况不尋常或懷疑孩子自慰成癮,初步可跟班主任、社工了解情况;若情况仍未改善,則需要尋找家庭醫生或臨牀心理學家,甚至性治療師求助。
資料提供﹕香港性教育、研究及治療專業協會委員吳穎英醫生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