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華企願少賺肯冒險 惡習毁形象長青網文章

2016年04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4月04日 06:35
2016年04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長年研究中非關係的科大學者沙伯力(Barry Sautman)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學者博黛蓉(Deborah Brautigam)皆向本報稱,中西企業在非洲的投資策略無大分別,都是旨在賺錢,但中國企業傾向願意接受相對小的利潤和相對大的風險,並獲政府鼓勵。沙伯力稱,以建築工程為例,西方企業大概追求30%至35%的利潤目標,中國企業則可以接受10%至15%的利潤。


西方望賺35% 華企利潤10%滿足

中國一直批評西方輿論對中國進軍非洲的指控誇張失實,不過中國官員也坦承中國企業部分行徑確實在非洲引起爭議。中國駐坦桑尼亞大使呂友清前年接受《南方都市報》訪問時直言,中國企業和商人的固有「惡習」如行賄、窩裏鬥和工程質素低落等,破壞了中國在非洲的形象。


行賄壓價 質素差不重環保

博黛蓉指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未像富裕國家般重視對工程融資設置安全、勞工、環境和社會標準,加上中國管理人員與非洲工人之間有文化鴻溝,構成雙方關係緊張與衝突。


沙伯力亦表示,非洲本地人與中國企業之間有巨大的期望落差,尤其是華企提供的薪金普遍比西方企業低,私人企業沒有國家責任,壓價更厲害。他又指出,西方企業往往聘請很多顧問,指導管理人員應對環保等問題,這是中國企業過往缺乏的,但近年華企開始注意這一點,招攬更多專家協助,相關問題可望逐步改善。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