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綠色生活:喪玩喪禮 自主環保喪禮 紙棺替木棺長青網文章

2016年04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4月03日 19:35
2016年04月03日 19: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躺在長方型的盒子裏,空氣有點侷促,本來漆黑寂靜,突然嗩吶銅鈸聲不絕,哀樂奏起。


慘白的靈堂上,放滿白色黃色鮮花砌成的傳統花牌,中間的黑白相……為何要選這一張?

喪禮氣氛凝重哀傷,每個人都默不作聲。


幻想至此,不禁想預先規劃自己的喪禮。


我們為自己定下許多人生計劃,為何偏偏沒有為自己的最後一步作打算?

假如沒有宗教信仰,不選道教儀式,還有其他選擇嗎?

棺材消耗過多樹木,不如用環保紙棺?

可印上自己喜歡的圖案,更能突顯個人style;靈堂上播《Today》也不錯,「在最好時刻分離不要流眼淚」……

自己喪禮自己話事!想身後事依自己意願進行,生前便要寫下預囑,讓家人知道自己的心意。


公益資訊平台PMM Media,聯同環保喪禮公司「毋忘愛」、自造者空間「MakerBay」合辦「喪玩喪禮」活動,推廣自主環保喪禮,打破中國人談死亡的禁忌,更在傳統喪禮上革新,注入環保元素。


即使你「未到時候」,也可參與活動,預先體驗。


「一個有意義的喪禮,須做到生死兩安,配合先人生前的意願和喜好,在喪禮中融入個人元素,以示對逝者獨特之處的認同,同時也照顧喪親者的感受和需要。」


毋忘愛(FORGET THEE NOT)是一間殯儀公司,推廣自主環保喪禮,以非牟利形式運作,所有利潤,全數用於推動綠色殯儀上,是一間社會企業。主席范寧醫生,曾任無國界醫生主席,積極參與人道救援工作,亦一心推動環保,近來推廣加入環保元素的自主喪禮。


丟棄大量白衣白鞋鮮花

關於傳統喪禮的消耗,有些數字令范醫生很上心,「每年約四萬人死亡,保守估計,一副棺材用一棵樹,每年便要斬四萬棵樹,一些中式棺材更可能用上百年大樹,兩三棵樹才做到一副棺材,香港人口老化,死亡人數上升,斬的樹會愈來愈多。相反,如果用環保紙棺,樹木使用量大減。此外,一場法事,假設十人穿白衣白褲白鞋,穿一次便會丟棄,即是每年有四十萬件白衣白褲白鞋丟進堆填區。使用的鮮花數量也多得驚人,有人計算過,香港每年在白事中使用逾二千噸鮮花。」


調查: 六成人願用紙棺材

生活有不少環保方式可選擇,但說到喪禮,環保元素卻少之又少。台灣、日本及英國等地普遍用紙棺,較香港行前得多。范醫生表示:「政府早於二○○六年推廣用紙棺,二○一二年香港大學做了一項公眾調查,超過六成人表示願意用紙棺材。然而直至二○一四年,逾四萬人離世,當中只有八百多人選用,比例少於2%。」香港使用量偏低,可能礙於家人擔心不夠體面,或傳統喪禮公司提供的一條龍服務當中包含傳統棺木。


喪禮不跟標準 尊重逝者個性

喪禮形式,香港約七成人用中式,三成人用西式。喪禮本身有其意義和獨特文化,當中涉及心理因素,甚至市場運作影響。范醫生認為,「喪禮的重點是對每一個人的獨特生命表達尊重,所以沒有標準形式,家人的愛和心思是關鍵,當中加入環保元素並無不可。環保說到底不是光說產品,而是概念。 」


預囑 生前籌備 身後無慮

一生中,我們有很多投資或儲蓄計劃,但為何沒有為自己最後一步的喪禮定下計劃?范醫生經常目睹病人離世,家屬六神無主,「試問怎樣能處理好親人後事?經濟負擔得起,殯儀經紀提供的服務照單全收,然而在哀傷情緒中,很多人難以做好喪事,很多家庭紛爭因此而起。身後事,自己一早安排,便可避免這問題。」


毋忘愛推廣「預囑」,生前寫下期望的喪禮形式,然後轉達家人,如選用哪種棺材、是否願意器官捐贈、喪禮播什麼歌、骨灰安放位置、喪禮在什麼氣氛進行、期望參與的朋友等,重要後事由自己決定。


難忘追思會 播放逝者愛歌

籌辦的喪禮中,有一次令他們印象深刻,「有名男士過身,太太和子女選擇了環保紙棺,因死者沒有宗教信仰,所以儀式以追思會形式進行,場內佈置溫馨,亦設有紀念樹,讓親友寫下心意和感受給死者或死者家人。儀式上他們播放死者生前喜愛歌曲,整個過程順利而溫馨。可是,死者的兄弟姐妹沒有出席,因為他們不認同他的太太用環保紙棺。死者火化後,兄弟拿了他的骨灰,再做法事,這反映了預囑的重要性,如果生前寫下預囑,家人處理後事時便可減少分歧。」


瞓入棺材 方知未忘事

傳統的喪禮佈局與形式大同小異,其實喪禮也可以有不同做法或主題,加入個人色彩。公益資訊平台PMM Media探討社會不同議題,今期「講環保,輪到殯儀未?」探討的是喪禮的環保元素與自主性,並於下周舉辦「喪玩喪禮」活動。


其中一個環節是瞓棺材體驗。瞓棺材?很多人第一個反應是大吉利市!不過,正正是身處這個「環境」,才會使人回顧生命,「如果這一刻會死,你有何不捨?有沒有遺憾?有什麼事未做?」常說人生慢慢長路,我們認為仍有很多時間完成想做的事,但生死無常,直至死的一刻,才會反思有什麼重要事情還沒有做。可能是一句未說的話,可能是未達成某個目標?或是……未向家人交代自己期望的喪禮形式?


毋忘愛:forgettheenot.org.hk

PMM Media:www.pmmmedia.com

「喪玩喪禮」活動

自己喪禮自己諗!人必須面對死亡,如果死後不想家人為你辦傳統式的喪禮,增加浪費,不如自己早點打算。參加者以劇場形式了解傳統籌備喪禮的趣聞或荒誕事,體驗喪禮中的選擇和方法。在場內,你還可錄製遺言、拍攝車頭相及點播死亡歌曲,認識個人化喪禮的好處。(場內另有工作坊選擇)


日期:4月9(六)、10(日)

時間:晚上7:00至10:00

地點:油塘四山街16號工業大廈2座C1/C2室MakeBay

費用:$250(包兩杯無酒精飲品)

衣著:黑或白色衣飾

工作坊 1

瞓棺材體驗,讓參加者反思個人生命(護士註場輔導參加者情緒) ,免費

工作坊 2

製作個人化迷你棺材,設計心儀圖案及形狀後,用Laser Cutter刻畫及切割出來,每位$80

查詢及報名:goo.gl/forms/A1VboLqSnA

永續生活2016

要控制全球氣溫升幅低於2℃,決心和創意缺一不可。賽馬會低碳創聚與城市大學火焰計劃合辦一連串活動,以不同角度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部分活動包括,素食分享﹕用刀叉對抗全球暖化、「假如我是奧巴馬」﹕氣候峰會模擬談判遊戲、手製小人國森林、單車發電互動體驗、食物循環生態系統示範等。


日期:4月9日

時間:早上9:30至晚上6:00

地點﹕香港城市大學學術樓(一)及有蓋平台

查詢及報名﹕www.coil.hk/zh/Event.php?id=19

文:李佩雯

圖:蘇智鑫

編輯: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