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江宗仁﹕耶倫定調難加息 港股勢升長青網文章

2016年03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3月31日 06:35
2016年03月3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升437點,收報20,803點,成交金額752億元。聯儲局3月議息會議後,多名委員發表鷹派言論,新興市場回落兼大宗商品受壓,聯儲局主席耶倫終於一錘定音,發表遠超預期的鴿派立場,基本上等同擱置加息,美股初時也反應不過來,港股這邊也是愈升愈有,之後場外資金才更積極進場。聯儲局過去3星期發出的信號極之混亂,投資者害怕進場,擔心開風險後又被套而顯得猶豫,但以耶倫周二晚如此斬釘截鐵的字眼,除非通脹失控地飈升,否則年內加息的機會已不大,港股再升的機會高唱入雲。


近期經濟數據多向好、通脹和就業數據皆不俗,在演講前,市場只是在評估耶倫會有多鷹派,若維持諸如視乎數據、每次會議皆有可能等字眼,基本上已收貨,誰也估不到會拋出鴿得不能再鴿的立場——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和油價暴跌,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增加,美國通脹前景變得不確定,在加息上要極為謹慎。


若這是耶倫的心底話,或者她已看到美國中期經濟前景下滑,若落後於形勢而強行加息,或會重蹈1937年的覆轍,令經濟出現幾年弱復蘇後再步入衰退,又或者她跟索羅斯一樣,已觀察到中國出現硬着陸,一旦全球最大出口國有事,美國以至全球亦不可能獨善其身。若這是G20後的共識,即大家同意弱美元、人民幣不貶值、歐日不再打貨幣戰,則聯儲局會議後先是溫和的暗示,全因多名委員發表的鷹派言論,耶倫才再粉墨登場,出來強勢鎮壓。


中國重新強調穩增長

新興市場過去兩年受壓,一是中國經濟不景,中央又拒絕刺激,二來聯儲局政策趨緊,令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形成走資、匯率和資產價格下跌、違約恐慌的惡性循環。但聯儲局政策不再模稜兩可,基本上已擱置今年加息,而中國央媒《經濟參考報》又發表頭版評論文章,指通脹和房價只是次要矛盾,穩增長才是首要任務,而中央一刀切的政策也解決不了食品通脹和個別地區樓價飈升。可以說,一天之內,困擾市場多時的兩大因素同時消除,市場除了「開風險」,也沒有別的選擇。


當然,筆者這樣說也不等於港股會展大升浪、直線向上,但就昨日所見,大家還是敢於部署了。最明顯的就是公用股被掃高,電能(0006)、中電(0002)、長建(1038)等皆見強勢,事關公用股的攔路虎就是美息上升,每次加息後市場就會要求更高的股息率,令股價受壓。但當變數消失,在缺乏其他選擇下,股息率也就一跌再跌。當前公用股的股息率多已跌至3厘或以下,中電較高則因有利潤管制協議的不明朗因素,若嫌收益率偏低,也可吼本地地產股。


高股息率 吼本地地產股

近期本地新盤銷情一般,入票超購多,但實際出售的少,惟一旦加息陰霾不再,相信會提振入市信心。但樓市回落也不全是利率因素,當發展商均把新盤面積愈起愈細,就是說明樓價跟購買力已脫節。只是中港經濟尚算平穩,本地地產股租金收入多盈利有保證,同時較資產淨值折讓超過40%,又提供3.5%至逾4%的股息率,這種設局配合不加息的前景,對投資者有一定吸引力。


[江宗仁 還看今朝]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