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3月28日至30日,國內乃至世界各國都在關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捷克共和國這件事。這是中國和捷克(包括前捷克斯洛伐克時期)建交67年來,中國國家元首首次訪問該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國家元首,習主席所到之處備受關注。那麼,這一次為什麼會訪問捷克,而且就訪問這一個中東歐國家?許多人頗感意外。
觀察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去分析,就能看出個八九不離十。從時間的維度看,當年的捷克斯洛伐克是最早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之一,1949年10月6日就承認了。1950年代,捷克又是積極支援中國建設的東歐國家之一,去年的「9.3」閱兵,捷克總統澤曼是參加閱兵式的唯一歐盟國家元首。從空間的維度看,捷克地處「歐洲心臟」,在歐亞大陸中的地理位置不可替代,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由於深深的被捷克燦爛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古典建築所吸引與折服,筆者從2001年以來的15年間,65次訪問捷克。不僅走遍了布拉格的古蹟古堡,走遍了卡羅維瓦里、克羅姆洛夫等特色小鎮,還聘請了捷克40位設計師到上海,交流展示他們的建築作品,對捷克的風土人情懷有深厚的情感。習近平此次訪問,不僅僅奏響中捷交流最强音,也意味着中東歐合作、中歐合作進入新境界。
捷克是東聯西通的「連接器」
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敲定了「十三五規劃」,在五大發展理念中,「協調發展」位列第二。「十三五」期間,中國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有三大重點:京津冀、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前兩個涉及到國內市場和資源的整合,相對要容易一些;而「一帶一路」建設,涉及到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整合,對於中國來說,這是前無古人的大戰略。實施這樣一個宏大戰略,中國領導人必定更加用心,不放過任何一個關鍵點。那麼,捷克是關鍵點嗎?答案是肯定的。理由有三:
從地理位置看,捷克是「一帶一路」的戰略通道。21世紀絲綢之路,起於中國,向西延伸,將穿越茫茫沙漠,經過中亞到中歐、東歐、西歐。在這條路上,捷克是「歐洲心臟」,目前多條歐亞鐵路經過或直達捷克,戰略通道的地位不可替代。
從在亞歐經濟位置來看,捷克是東聯西通的「連接器」。亞歐大陸是全球政治、經濟、人口、自然資源分佈的重心。中國、歐盟、俄羅斯、中亞是其中的重要經濟體。捷克之東,連接着中亞和俄羅斯的資源;捷克之西,連接着歐盟的市場。捷克既是資源進入的通道,又是歐盟市場的「接入口」,在歐亞經濟帶中的地位不可或缺。
從市場環境來看,捷克兼具兩種優勢。捷克是歐盟國家,又是歐盟當中的原計劃經濟體制的國家。與西歐國家相比,成本低、新興經濟體增速快;與俄羅斯中亞地區相比,市場發展更成熟、經濟更發達、產品競爭力更強。捷克斯洛伐克當年分體時,極大多數工業企業和項目,都留在了捷克;而斯洛伐克則是以農業為主。因此,捷克具有左右逢源的相對優勢。
捷克是打開歐洲市場的「金鑰匙」
中國的貨物進出口和出口額已經連續3年居世界第一位,是名副其實的貿易大國,但還不能稱之為「貿易強國」。「中國製造」在歐盟市場經常遭遇阻力,中歐合作效果並不理想。這其中,既有「中國製造」自身的原因,也有西方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原因。歐盟具有市場保護特點的區域發展政策,提高了非盟企業進入的門檻。如何破解這一難題?捷克是打開歐洲市場的「金鑰匙」。其原因也有3點:
第一,捷克是中國在中東歐的主要經貿合作伙伴。2015年雙邊貿易額逾110億美元,較2005年增長逾5倍,佔到了中東歐16國對華貿易總額的近20%。捷克在汽車、電子加工、高科技研發等產業的競爭力很強,為中捷合作提供了機遇。
第二,捷克等中東歐國家市場潛力巨大。與西歐相比,中東歐國家發展市場經濟起步較晚,西歐產業升級及資本轉移,使其成為歐洲具有活力的新興經濟體,多年來平均增速是西歐國家的2倍至3倍。2015年,捷克經濟增長率達到4%,是2007年歐債危機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年。
第三,捷克可成為中國企業進入歐盟的「橋頭堡」。對於大多數中國企業來說,對歐盟市場環境的認知,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而捷克可以作為一個「試水」的地方。借助捷克一方寶地,來熟悉歐盟規則、適應歐盟市場環境,是個不錯的選擇。
捷克是值得信賴的朋友
捷克是一個近8萬平方公里、1000多萬人口的小國,但這個國家不可小瞧。1918年建國前,捷克地區工業生產已佔到奧匈帝國工業產值的70%以上,是世界主要工業集中區。不僅如此,捷克歷史文化積澱深厚,民衆的文明素養很高,值得人們敬佩。
這些年來,筆者多次訪問捷克,與捷克的領導人、政界、工商界、普通民衆均有深入交流,深深喜歡上了這個國家。在筆者看來,捷克人對中國普遍具有好感。中國與捷克相距遙遠,歷史上保留着美好記憶,前捷克斯洛伐克1950年代就支援中國建設,雙方的合作在老一代捷克人心目中留下了深深烙印。捷克人有正義感。去年的「9.3」閱兵,在當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的許多大國元首缺席的情况下,捷克總統澤曼毅然來華,是唯一登上天安門的北約與歐盟國家元首。澤曼總統回國後,民意支持率不降反升,這從一個側面體現了捷克人的價值觀。捷克人喜愛中華傳統文化,在許多普通捷克人眼中,中國是一個神奇的東方國家。中國的茶道、絲綢、武術,都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他們渴望近距離接觸。筆者認為,在中歐合作之路上,捷克是可以同舟共濟、值得信賴的朋友。
對於香港來說,習主席訪問捷克,也帶來利好信息。以捷克為起點,隨着中歐合作的「蛋糕」做大,中歐貿易將需要海量的中介服務,香港具有熟悉市場經濟體制國家貿易規則的優勢,在貿易、法律等領域擁有的大量人才,可以充當「超級聯絡人」,在中歐貿易中分得一杯羹。不妨未雨綢繆、捷足先登。
作者是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永遠名譽會長
觀察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去分析,就能看出個八九不離十。從時間的維度看,當年的捷克斯洛伐克是最早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之一,1949年10月6日就承認了。1950年代,捷克又是積極支援中國建設的東歐國家之一,去年的「9.3」閱兵,捷克總統澤曼是參加閱兵式的唯一歐盟國家元首。從空間的維度看,捷克地處「歐洲心臟」,在歐亞大陸中的地理位置不可替代,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由於深深的被捷克燦爛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古典建築所吸引與折服,筆者從2001年以來的15年間,65次訪問捷克。不僅走遍了布拉格的古蹟古堡,走遍了卡羅維瓦里、克羅姆洛夫等特色小鎮,還聘請了捷克40位設計師到上海,交流展示他們的建築作品,對捷克的風土人情懷有深厚的情感。習近平此次訪問,不僅僅奏響中捷交流最强音,也意味着中東歐合作、中歐合作進入新境界。
捷克是東聯西通的「連接器」
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敲定了「十三五規劃」,在五大發展理念中,「協調發展」位列第二。「十三五」期間,中國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有三大重點:京津冀、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前兩個涉及到國內市場和資源的整合,相對要容易一些;而「一帶一路」建設,涉及到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整合,對於中國來說,這是前無古人的大戰略。實施這樣一個宏大戰略,中國領導人必定更加用心,不放過任何一個關鍵點。那麼,捷克是關鍵點嗎?答案是肯定的。理由有三:
從地理位置看,捷克是「一帶一路」的戰略通道。21世紀絲綢之路,起於中國,向西延伸,將穿越茫茫沙漠,經過中亞到中歐、東歐、西歐。在這條路上,捷克是「歐洲心臟」,目前多條歐亞鐵路經過或直達捷克,戰略通道的地位不可替代。
從在亞歐經濟位置來看,捷克是東聯西通的「連接器」。亞歐大陸是全球政治、經濟、人口、自然資源分佈的重心。中國、歐盟、俄羅斯、中亞是其中的重要經濟體。捷克之東,連接着中亞和俄羅斯的資源;捷克之西,連接着歐盟的市場。捷克既是資源進入的通道,又是歐盟市場的「接入口」,在歐亞經濟帶中的地位不可或缺。
從市場環境來看,捷克兼具兩種優勢。捷克是歐盟國家,又是歐盟當中的原計劃經濟體制的國家。與西歐國家相比,成本低、新興經濟體增速快;與俄羅斯中亞地區相比,市場發展更成熟、經濟更發達、產品競爭力更強。捷克斯洛伐克當年分體時,極大多數工業企業和項目,都留在了捷克;而斯洛伐克則是以農業為主。因此,捷克具有左右逢源的相對優勢。
捷克是打開歐洲市場的「金鑰匙」
中國的貨物進出口和出口額已經連續3年居世界第一位,是名副其實的貿易大國,但還不能稱之為「貿易強國」。「中國製造」在歐盟市場經常遭遇阻力,中歐合作效果並不理想。這其中,既有「中國製造」自身的原因,也有西方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原因。歐盟具有市場保護特點的區域發展政策,提高了非盟企業進入的門檻。如何破解這一難題?捷克是打開歐洲市場的「金鑰匙」。其原因也有3點:
第一,捷克是中國在中東歐的主要經貿合作伙伴。2015年雙邊貿易額逾110億美元,較2005年增長逾5倍,佔到了中東歐16國對華貿易總額的近20%。捷克在汽車、電子加工、高科技研發等產業的競爭力很強,為中捷合作提供了機遇。
第二,捷克等中東歐國家市場潛力巨大。與西歐相比,中東歐國家發展市場經濟起步較晚,西歐產業升級及資本轉移,使其成為歐洲具有活力的新興經濟體,多年來平均增速是西歐國家的2倍至3倍。2015年,捷克經濟增長率達到4%,是2007年歐債危機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年。
第三,捷克可成為中國企業進入歐盟的「橋頭堡」。對於大多數中國企業來說,對歐盟市場環境的認知,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而捷克可以作為一個「試水」的地方。借助捷克一方寶地,來熟悉歐盟規則、適應歐盟市場環境,是個不錯的選擇。
捷克是值得信賴的朋友
捷克是一個近8萬平方公里、1000多萬人口的小國,但這個國家不可小瞧。1918年建國前,捷克地區工業生產已佔到奧匈帝國工業產值的70%以上,是世界主要工業集中區。不僅如此,捷克歷史文化積澱深厚,民衆的文明素養很高,值得人們敬佩。
這些年來,筆者多次訪問捷克,與捷克的領導人、政界、工商界、普通民衆均有深入交流,深深喜歡上了這個國家。在筆者看來,捷克人對中國普遍具有好感。中國與捷克相距遙遠,歷史上保留着美好記憶,前捷克斯洛伐克1950年代就支援中國建設,雙方的合作在老一代捷克人心目中留下了深深烙印。捷克人有正義感。去年的「9.3」閱兵,在當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的許多大國元首缺席的情况下,捷克總統澤曼毅然來華,是唯一登上天安門的北約與歐盟國家元首。澤曼總統回國後,民意支持率不降反升,這從一個側面體現了捷克人的價值觀。捷克人喜愛中華傳統文化,在許多普通捷克人眼中,中國是一個神奇的東方國家。中國的茶道、絲綢、武術,都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他們渴望近距離接觸。筆者認為,在中歐合作之路上,捷克是可以同舟共濟、值得信賴的朋友。
對於香港來說,習主席訪問捷克,也帶來利好信息。以捷克為起點,隨着中歐合作的「蛋糕」做大,中歐貿易將需要海量的中介服務,香港具有熟悉市場經濟體制國家貿易規則的優勢,在貿易、法律等領域擁有的大量人才,可以充當「超級聯絡人」,在中歐貿易中分得一杯羹。不妨未雨綢繆、捷足先登。
作者是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永遠名譽會長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