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海集優(2345)於2014年收購歐洲高端緊固件(即螺絲)供應商內德史密夫(Nedschoref)後,在該業務帶動下,當年盈利已按年上升21%至8100萬元(人民幣.下同);去年盈利更按年更勁升1.3倍至1.86億元,每股派息同步增長約1.3倍至0.032元。
去年盈利增長1.3倍
應玉明指出,上海集優盈利短短兩年勁升1.78倍,證明該收購相當成功。他解釋,緊固件的其中一個主要工業用途便是汽車製造,特別是發動機對緊固件的品質和可靠性的要求很高。去年上海集優來自汽車業務的營業額達42.9億元,佔總營業額60%,該業務毛利達8.51億元,佔總毛利57%。
根據應玉明的分析,聯想集團(0992)於2004年12月收購美國 IBM 的個人電腦(PC)業務後,在當地發展未有明顯突破;但聯想將較高質素原來IBM 的PC帶到內地、香港及部分新興市場,利用自己的渠道銷售,卻帶來高速增長。他指出,目前內德史密夫的盈利亦主要來自海外,而內地生產的汽車中,大部分優質緊固件仍需要靠進口。因此,上海集優是次收購內德史密夫,其最大的希望,是像當年經聯想收購後的IBM PC一樣逐步打入內地市場,「這間公司將來的成功,是中國製造的汽車、飛機及高鐵都用它生產的螺絲。」
除了以緊固件業務攻汽車市場外,應玉明指出,上海集優尚有葉片、軸承及刀具等三大業務,其產品銷售予能源、鐵路、航空、工業應用及服務領域的客戶,當中包括通用電器、寶馬汽車、西門子、飛機引擎生產商Rolls Royces等環球工業巨企,可見集團產品的質素不差。
國企改革先行部隊
應玉明認為,2013年11月舉行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國企改革後,上海集優則走出去收購內德史密夫,可謂國企改革的先頭部隊。集團在是次收購取得成功,不排除日後會有其他收購行動。
綜合上述分析,應玉明認為,上海集優屬內地高端工業股的新星;以其上周四收市價1.14元計,市盈率僅7.3倍,市帳率僅0.5倍,息率達3.4厘,具備防守力,故即使他預期港股第二季將出現波動,旗下基金上周仍有增持該股。
[封面故事]
去年盈利增長1.3倍
應玉明指出,上海集優盈利短短兩年勁升1.78倍,證明該收購相當成功。他解釋,緊固件的其中一個主要工業用途便是汽車製造,特別是發動機對緊固件的品質和可靠性的要求很高。去年上海集優來自汽車業務的營業額達42.9億元,佔總營業額60%,該業務毛利達8.51億元,佔總毛利57%。
根據應玉明的分析,聯想集團(0992)於2004年12月收購美國 IBM 的個人電腦(PC)業務後,在當地發展未有明顯突破;但聯想將較高質素原來IBM 的PC帶到內地、香港及部分新興市場,利用自己的渠道銷售,卻帶來高速增長。他指出,目前內德史密夫的盈利亦主要來自海外,而內地生產的汽車中,大部分優質緊固件仍需要靠進口。因此,上海集優是次收購內德史密夫,其最大的希望,是像當年經聯想收購後的IBM PC一樣逐步打入內地市場,「這間公司將來的成功,是中國製造的汽車、飛機及高鐵都用它生產的螺絲。」
除了以緊固件業務攻汽車市場外,應玉明指出,上海集優尚有葉片、軸承及刀具等三大業務,其產品銷售予能源、鐵路、航空、工業應用及服務領域的客戶,當中包括通用電器、寶馬汽車、西門子、飛機引擎生產商Rolls Royces等環球工業巨企,可見集團產品的質素不差。
國企改革先行部隊
應玉明認為,2013年11月舉行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國企改革後,上海集優則走出去收購內德史密夫,可謂國企改革的先頭部隊。集團在是次收購取得成功,不排除日後會有其他收購行動。
綜合上述分析,應玉明認為,上海集優屬內地高端工業股的新星;以其上周四收市價1.14元計,市盈率僅7.3倍,市帳率僅0.5倍,息率達3.4厘,具備防守力,故即使他預期港股第二季將出現波動,旗下基金上周仍有增持該股。
[封面故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