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龐寶林﹕內地債市有望崛起長青網文章

2016年03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3月29日 06:35
2016年03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3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副行長易綱、副行長兼國家外匯管理局長潘功勝、副行長范一飛就「金融改革與發展」於記者會與中外記者交流時提及對「熊貓債」和「點心債」的發展看法。周小川表示,他認為熊貓債、點心債都有相當不錯的發展空間。從總體上來看,債券市場無論是在岸、離岸,發展空間都是很大的。中國過去的融資過於倚重銀行貸款,因此應更關注通過債券及股票進行融資。


所謂「熊貓債券」是指境外機構在中國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熊貓債券首次發行是2005年9月28日。事實上,熊貓債的出現可引入境外機構投資者,有利推動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進一步促進中國債券市場的發展及有利人民幣國際化。


債市為人民幣國際化工具

當人民幣被納入SDR成為國際儲備貨幣後,「熊貓債」的發行亦有所增加。繼加拿大卑詩省於2015年11月27日發行60億元後,韓國亦已獲准在中國發行30億元人民幣的主權債券。根據世界銀行屬下的國際金融公司(IFC)估計,未來5年內海外企業在中國發行的熊貓債券可能突破500億美元。


「點心債」是指在香港發行的人民幣計價債券,相信一般香港人會較為熟悉。「點心債」的出現是因為中國希望人民幣可以國際化,提升貨幣的國際地位。因此必須要讓人民幣走出去,令其可以在境外流通,最終成為國際重要結算貨幣。其實「熊貓債」和「點心債」均是令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工具,但近期點心債發行明顯減少,主要因為上年底時離岸人民幣匯率(CNH)大幅波動,貶值恐慌更令投資者失去持有點心債的興趣。而且發行離岸債券的成本亦不斷增加,降低了國內企業到香港發債的誘因。


增國內投資渠道 「熊貓債」必不可少

姑勿論近期點心債受到匯率影響的問題,但是從周小川等人的說話及發展方向來說,「熊貓債」和「點心債」的地位仍然非常重要。一是貨幣國際化必然會繼續推行,二是中國債券市場仍處於起步階段,有發展必要。另一方面,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內地的國情,就是內地的投資渠道相當有限,大部分投資者均將資金投放於理財信託產品、放貸、房地產及股市,但要知道這些均是十分高風險的投資。理財信託產品過去兩年出現過違約事件、回報率大跌;房地產泡沫雖然仍未爆破,但仍有下行風險;股市更不用多說,2015年暴升暴跌令投資者損失慘重。


因此,發展債券市場是必然之舉,除了令中國的債市更成熟外,亦為國內投資者增加了投資渠道。而發行「熊貓債」的均是大型國際機構及國家,違約率一定較國內的企業低,相信對國內投資者而言亦相當吸引。筆者認為中國的債券市場在未來十年將會逐步發展成熟,並追上其他主要經濟體的步伐,大家一起拭目以待。


(本文意見只供參考,東驥基金及東驥基金管理的基金組合,有可能持有文中提及的基金。)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

[龐寶林 債市情報]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