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龍淵子﹕中產消失 世界失去平衡長青網文章

2016年03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3月29日 06:35
2016年03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好不容易,執筆之日,香港終於出了太陽,心情大好,出外曬太陽,晚飯約了幾個老友。晚飯大家在一家很棒的日本餐廳就餐,點了好幾款清酒,大家邊吃邊聊,天南地北,甚是開心。


其中一個話題是美國大選。美國總統初選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候選人之間的激烈競爭,和所引發的暴力行為,讓人大跌眼鏡。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的特朗普舉行的幾次集會上,支持者和抗議者發生衝突,甚至有廝打的場面。暴力場面和人們心目中長期建立起來的、對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偉大民主的認同之間的落差,遠超人們的預期。


特朗普崛起 美社會發展所必然

無論在美國還是其他國家,批評者大多認為是特朗普的火爆言論引發了暴力。自選舉開始以來,特朗普根本不理會美國精英階層早已確立起來的「規矩」,他激烈的言論,完全把美國政壇上「政治正確」的教條置於一邊了。儘管招致無窮的批評,特朗普還是無所顧忌,並且贏得了愈來愈多的支持者。抗議特朗普的群體擔心他會把美國帶上仇恨的黑暗道路。不過,特朗普及其支持者並非沒有道理。他們認為,他們比反對者更加愛國,因為他們擔心如果美國政治沒有大的變革,如此走下去,就會失掉他們心目中的國家。他們知道特朗普怪誕,可他們希望特朗普這個政治局外人能夠當選,對美國政治進行大的變革。特朗普的支持者也認為他坦率、真實,只是說出了他們想說但沒有說出來的話。


國會互相否決「街頭化」

美國民主,誠如福山所說,已經從民主轉向為「互相否決制度」,即兩黨在國會內部毫無共識,互相否決,民主已經變質成了不讓任何人做事情。總統選舉所產生的暴力,只是把國會的互相否決「街頭化」了而已。


龍淵子覺得暴力表明了美國中產階級的憤怒。為什麼美國的中產階級會憤怒?因為他們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僅幾十年來,美國和西方的經濟愈來愈呈現出富豪結構,即一小部分人愈來愈富有,生活愈來愈奢侈,而大部分人則愈來愈貧窮,生活愈來愈辛苦。哈哈!大家有沒有覺得這不是在說香港嗎?事實上現在世界大部分國家都有這種「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悲哀!這就是過去十年印錢遊戲的報應,這世界真有革命的可能!美國福布斯富豪榜前400名上榜人物所擁有的財富,高於美國中下層民眾所擁有財富的總和。


貧富懸殊激化 印錢之報應

現在這問題很難解決,也壓抑不住了。為什麼呢?這裏有幾個因素。


首先,過去在經濟繁榮的時代,美國擁有龐大的中產階級隊伍,兩黨都受制於它。儘管民主黨和共和黨,一個左一點,一個右一點,但都不能離開中產階級太遠。換句話說,龐大的中產階級的存在,為美國兩黨之間達成共識,創造了物質上的條件。一旦中產階級萎縮,共識政治變得不可能,就失去了制衡兩黨政治極端化的力量。哎!香港不也是如此,回歸19年,香港中產階級被消滅得差不多,大家應該明白為什麼現在香港如此動盪!


中產沒落 共識政治不再

其次,美國確立了「政治正確」的內部意識形態。美國儘管是一個自認為言論自由的國家,但並非什麼事情都是可以討論的。像種族分化、文化分化、宗教分化甚至社會分化等課題,都被視為「政治上不正確」,因為公開的討論會導致衝突的表面化。儘管不討論並不表明這些問題就不存在,那些刻意不被討論的問題就一直累積下來,久而久之就會爆發出來。


港美何其相似 何其悲哀

今天,特朗普的激進言論或許誘發了政治暴力,但促成美國中產階級憤怒的,則是美國的基本經濟和政治制度。當上層政治制度不能跟着經濟基礎發生變化的時候,暴力就變得不可避免。促動經濟基礎變革的,是全球化及其由此引發的產業結構變化。


1980年代以來,美國是全球化的主體。這一波全球化主要是由資本驅動的。全球化在為美國造就了大量的財富的同時,也導致了收入差異的加大。全球化也導致了產業在全球範圍內的轉移。但舊的產業轉移出去後,新的產業並沒有及時形成,製造業的衰退影響了美國的就業結構。美國的產業向金融業和信息產業發展,而這些產業往往不能產生中產階級。


在美國的精英民主時代,因為政治人物大多為資本所推薦和支持,他們必須考慮到政治和經濟之間的平衡。但是,在大眾民主時代,儘管資本的支持還是很重要,但政治人物最重要的考量變成了選票。這使得他們急劇向選民傾斜,而對資本不利。當資本面臨不利自己的形勢的時候,就會選擇出走。全球化為資本創造了這個流動機會。如何維持福利制度呢?有幾個通用的辦法,包括向中產階級徵稅,債務,犧牲未來(照顧有選票的老人而犧牲沒有選票的年輕人)等。


即使希拉里上台 中國也不好過

但這些都不是長遠之計。向中產階級徵稅已經使得中產階級苦不堪言,各國都面臨中產階級危機。大肆借債已經使得西方各國債台高築,到了危險的邊緣。通過犧牲年輕人而向老年人買選票,更使得年輕人感覺到毫無前途,這也是今天年輕人反建制的重要因素。這便是美國,乃至歐洲、日本、香港這些發達國家和經濟體的世紀困境和難題。很明顯,不重建香港中產階級,香港的各大困境無法解決。


美國大選,特朗普的出現只是一個必然。如果這怪茄上台,世界將陷入多事之秋。不幸的是,就算希拉里上台,對中國人也是一大噩耗,可最少還能有點規則。


[龍淵子 清源茶舍]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