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寵物也行醫長青網文章

2016年03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3月27日 12:00
2016年03月27日 12:0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這12位醫生到護老中心應診,但不斷症也不施藥,只消一個眼神,便令長者精神一振,樂不可支。「神醫」的真正身分是活潑可愛的動物醫生,牠們全都考獲「執業」資格,於假日到不同地方應診。在這個復活節假期,兔醫生、貓醫生和狗醫生一起出動,探訪兒童、長者和病人,傳送歡樂。

 

這天,葵盛東邨一所護老中心非常熱鬧,不時傳來陣陣笑聲,原來多位動物醫生前來坐陣「賣萌」。

 

溫馴乖巧 平易近人

兔醫生BB是獅子兔,兩頰長滿長毛,看上去就像雄獅的鬃毛,本該威猛狂野,但BB體型細小,神態嬌憨,獅子的特徵在牠身上反而產生滑稽的效果,令人覺得可愛無比。

 

BB性情溫和,任由初次見面的黃婆婆撫摸,靜靜地伏在大腿上,似乎聽懂婆婆的說話:「很高興,以前只接觸貓和狗,這次是首次與兔子玩耍,很喜歡牠。」

 

主人黃曉華表示,四歲半的BB已有四年「行醫」經驗,跟牠一起參與義務工作很有意義。每次探訪,黃曉華也會陪伴左右,呵護備至。「夏天要在籠內鋪上冰墊,讓牠涼快一點,冬天會多添毛氈,以免着涼。」黃曉華認為,兔子性格溫馴,即使害怕貓狗的人也願意接觸。她期望將來和BB一起到更多地方探訪,為有需要的人帶來歡樂。

 

住在護老中心的李伯伯趁動物醫生到訪,熱情地抱抱狗兒,又親親貓咪:「這麼難得的機會,牠們都很乖巧,我全都喜歡。」

 

李婆婆把貓咪抱在懷中,輕撫背毛,笑意盈盈:「我很喜歡動物,小時候養了一頭家貓,晚上會跳上床和我一起睡。」

 

動物治療 有益身心

護老中心社工何兆麟表示,動物醫生為長者帶來歡樂,歡迎牠們到訪。「從公公婆婆的笑容和眼神看出,他們非常喜歡和小動物嬉戲,可惜探訪時間有限,每次只有個多小時,如果能延長一點,我們無任歡迎。」

 

動物醫生創辦人陸茵玲說:「心理方面,與動物互動可以令人心情暢快,增加自信;生理上也可促進健康,例如長者跟動物玩拋球遊戲,可以活動四肢,達到物理治療的效果。」她認為,動物醫生也可以彰顯動物對人類的貢獻,宣揚愛護動物和尊重生命的信息。

 

通過考核 行善助人

只要寵物身體健康,性格溫馴,即可申請成為動物醫生。牠們需經獸醫考核和評估,通過三項嚴格測試,分別為生理及心理健康考核、性情測試和控制能力評核。

 

以性情測試為例,評核員會觀察寵物在主人不在場時,被陌生人撫摸和抱起的反應,若表現緊張或出現攻擊行為便會落選。測試及格後,主人和寵物會先成為實習動物醫生,進行六次探訪實習,累積經驗,表現達標才可註冊成為動物醫生。

 

動物醫生每月會舉行探訪活動,有興趣讓寵物成為動物醫生的人士,可以在5月報名參與考核,與寵物一起做義工。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