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梁美儀:政府是最大政治審查機器長青網文章

2016年03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3月24日 06:35
2016年03月2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掌握本港絕大部分文化表演場地的康文署,要求劇團「糊塗戲班」刪除節目場刊中,其中一名監製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中的「國立」兩字。不用爭論,顯然是部門人員敏感症發作下進行的政治審查。但這種敏感症早已在政府全面散播,所謂的「一國兩制」,早已這樣一點一滴被消弭於無形。


其實康文署早已進行政治把關的任務。在2001年開始,該署便開始以「所申請檔期的場地已被租用」或「可供公眾人士租用的日期已全部分配予演藝和社區建設團體」等原因,不再租用場地予被內地列為「邪教」的法輪功舉辦活動。今次禁「國立」字眼事件,是一次文化界怨氣累積多年後的爆發。糊塗戲班的遭遇,在本港文化圈子其實已存在多年,不少表演團體或單位人員,都有過相同的經歷。只是大部分的團體為了順利演出,唯有「揸頸就命」、忍氣吞聲。


不過今次事件,是否可令署方不再做這些無聊多餘的審查,筆者未感樂觀。因為政府已成為本地最大的政治審查機器,不同的部門都「各司其職」,自設政治禁區。


正如掌管龐大公共屋邨單位的房署,曾有禁止議員在屋邨展示某些批評政府宣傳品的紀錄。例如有政黨曾擬張貼寫有「大話精梁振英」和「抗議中聯辦亂港」的遊行宣傳海報,亦被署方以內容涉及批評第三者為由拒絕批准張貼。後來申訴專員公署決定調查房署是否在審批公共屋邨展示宣傳品時,有標準不一的情况。又如上月選舉事務處拒絕為本土民主前線立法會新界東候選人梁天琦,免費投寄有「勇武抗爭」、「自治」及「自主」等字眼的競選宣傳單張。


以上提及被禁或被阻的內容,絕無觸犯本港的法律。但掌握雄厚資源的政府部門人員,就奮勇擔演了「政治守門員」的角色,甘心畫地自限,「兩制」的空間就是如此愈畫愈小。


作者是資深傳媒工作者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