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應正亮:梁特想加分 向吳劉埋手長青網文章

2016年03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3月24日 06:35
2016年03月2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做香港人,尤其係納稅人,見到梁特同佢嘅銀河(最廢)艦隊,除了火滾同唔想交稅,已再無其他感想。


近日,梁特銀河(最廢)艦隊最出位的兩位隊員,必要數吳得掂與垃圾筒。吳得掂訪問學校被學生請願包圍,即使自己不出面接信,派一個助理、新聞秘書之類做代表,做完騷再開車離場,即使再被人圍,政治倫理上亦總算說得過去。示威之後,他還敢擺出受害人姿態,而且他更是「讀稿」,將預先準備好的line to take對準批評者發炮,香港人看見他那副「都是其他人錯」的嘴臉,怎能不火滾?


不出面接信做完騷更扮受害者

另一位,當然是負責民政事務的劉江華。昔日在民建聯以「炮手」自居的劉,加入特區政府之後,除了上任例行跟傳媒見見面講幾句公式廢話,之後有如人間蒸發,由副局升職做局長後,情況更是變本加厲。


當日政府與學聯就政改公開辯論,劉竟以沉默是金搶了風頭,當時還會有人以為他在上司旁邊難以表現,如今再看,當日的垃圾筒角色,其實是他為官後的角色設定,而他這種設定,當然經過計算,以為只要堅守「你睇我唔到」,就可以安然做其尊貴局長,甚至寄望能留到下屆。


兩局長民望肯定齊插水

港人看見兩位局長表現,怎能不無名火起?負責教育的謝絕學生,負責第一線民政工作的只顧自己位置安危,毫無擔帶,加上兩人本身公眾形象已極差,筆者幾乎肯定兩人的民望會在下一次民調中雙雙插水。梁特此刻要爭取連任,重建民望為重中之重,筆者免費送他一條簡單又有效的橋:隨便找個理由將吳劉兩人清走,梁特短期民望必升。


超人在業績會,以「黃台之瓜」形容當下的社會狀況,道盡了香港人於過去四年受到社會被撕裂之苦,年輕一輩翻查唐代李賢典故,自然明白超人心意,這些國史故事,比起硬銷國民教育愛國情懷,效用過之而無不及,只是政府懂得這個道理的人實在無幾,由得香港這個「黃台之瓜」給人摘完又摘,怎能不「瓜」?

康文署多此一舉港人對「一國」更反感

正如筆者上周撰文所指,兩會大吹和風,中央叫停強硬路綫,各路建制派人士和商界均沒有再就所謂本土進行抨擊,但不知何故,特區政府卻背道而馳,總要煽動人民反中、反政府情緒。劇團一本小小場刊,一位創作人的學歷「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竟然都要遭康文署要求刪去「國立」二字,惹來台方、香港文化界的強烈反彈;劉江華化身錄音機,覆述過康文署聲明就立即鬆人,完美演繹何謂「契弟走得摩」。事實上,「國立台北」在百度是可以搜尋的,並非敏感詞,康文署憑什麼改掉人家母校個名?這樣一來,不但增加港人對「一國」的反感,連台灣人觸怒了,阿爺辛苦經營的統戰工作,白做!


[應正亮 廿四味]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