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儘管內地的士早已提供電子方式結帳,香港的士多年來仍以現金交易為主,故成為近年支付系統爭相搶佔的目標。MasterCard香港及澳門總經理葉安娜表示,集團有意仿效新加坡,為香港的士引入MasterCard的手機支付,並透露正就此洽談中,但慨嘆香港的士非集團式營運,加上法例有相關要求,坦言要在本地推行不是易事。
明報記者 鄭智文
現時在本港乘搭的士,不管乘客有多匆忙,仍須用零錢結帳,往往耽誤時間。老牌信用卡MasterCard在新加坡早已伙拍當地交通集團ComfortDelGro,在對方手機應用程式內引入感應式MasterCard支付方式,同時做到呼召的士及結帳。葉安娜表示,集團有意在香港做到同類情况,現時正就此與相關方面洽談中,待時機成熟時再公布詳情。
星伙拍交通集團 App呼召的士結帳
不過,葉安娜形容香港情况獨特,令集團要在的士業界引入信用卡支付有難度。首先,其他國家的士一般歸屬大集團,但香港的士卻是個體戶,故MasterCard不能一次過與一家機構商討,卻要逐個洽談;其次是,在新加坡乘搭的士並採用MasterCard結帳時,乘客可酌量給司機附加費,但香港法例卻訂明,信用卡結帳額要與單據一致,結果令香港缺少推動力去鼓勵業界推行,「有時乘客不介意多給1、2元,但香港卻連這個選擇也沒有」。葉安娜強調,MasterCard能否在的士業界推行成功,「不是在於有多少人願意安裝相關設備,而是在體制上有事情須要克服」。
不過,葉安娜表明對香港監管制度毫無怨言,解釋只是個別行業可能需要重新審視及調整,重申整體制度令消費者受保障。
禁止讀取晶片卡資料 降外泄風險
雖然早前香港發生感應式信用卡資料外泄危機,但葉安娜解釋,感應式MasterCard的三位數驗證碼,不會被輸入至卡上的非接觸式晶片內,並禁止感應式界面讀取MasterCard晶片卡內的持卡人姓名資料,故排除有關資料外泄的風險。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