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業界:中小企貸款擔保九成獲批非真象 銀行雙標準篩走部分申請 商會:逾80公司被拒長青網文章

2016年03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3月21日 06:35
2016年03月2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經濟轉差,財政司長曾俊華早前發表財政報告明言援助中小企,包括延長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為合資格企業提供信貸擔保。翻查資料,過去3年近九成企業申請獲批,惟因難以取得擔保款項,銀行批核貸款申請時潛藏自設規條,令不少個案在銀行審批關卡止步,變相收緊中小企貸款,有商界人士直言,計劃對中小企實際幫助有限,貸款「九成獲批」未能反映實際情况。


根據計劃,一般非上市的中小企,香港業務運作至少一年,且具備良好貸款紀錄便可申請。據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所提供資料,計劃下「特別優惠措拖」自2012年5月31日推出至今年3月4日,接獲銀行提交擔保申請12,072宗,獲批准申請10,775宗,即近九成獲批(見表)。


劉達邦﹕銀行已很少用此計劃

中小企企業聯合會永遠榮譽主席劉達邦(圓圖)透露,銀行審批貸款申請個案時自有一套審核標準,有申請過的會員向他反映,銀行要求出示過去3年的財政報告,只要其中一年「紅事」(虧損),銀行便會勸退申請。他估計該會1000個會員中有逾80家中小企曾經申請計劃,惟未有會員成功通過銀行審批,當中包括家電生產商、皮革手袋廠商、美容院等,坦言計劃「完全幫唔到」中小企,他又透露,曾與銀行有關人士接觸,直言銀行已很少採用此計劃。


成功申請者批銀行「做畀政府睇」

除要求申請者出示過去3年財政報告外,部分銀行要求申請者遞交物業證明。貿易運輸及工程公司老闆張先生(偽名)向本報記者表示,曾透過計劃成功獲得200萬元貸款,惟當時銀行要求他出示「磚頭」證明文件及過往3年財務報告,銀行亦曾派職員上門視察公司貨倉及寫字樓。


雖然張先生成功取得貸款,惟他強調是次申請並非由他主動提出,反是銀行主動接觸推銷。張先生認為,公司與銀行有多年合作關係,因此銀行對其公司財務狀况瞭如指掌,「打得嚟(致電)都預咗我申請到」,批評銀行主動推銷是「做功課畀政府睇」。


事實上,他當時持有一寫字樓物業作出租,另租用逾萬呎的寫字樓連倉庫,即使不借助該計劃,亦能自行透過銀行取得物業按揭融資。他坦言,身邊不乏申請失敗個案,銀行曾因友人公司流動資金不足及缺乏物業證明拒絕其申請。他個人未有留意該計劃,惟基於與銀行關係,才接受銀行推銷,透過計劃申請貸款。


何紹忠﹕要物業證明 何需政府擔保

香港化妝品同業協會會長何紹忠亦表示,部分化妝品批發商因被買家「拖數」,應收帳款需要延長還款日數,因而被銀行質疑,最終亦未有取得貸款。他批評,銀行審批申請條件嚴苛,有物業證明的中小企根本不需政府擔保,已可自行找銀行融資,計劃正正針對現金周轉出現困難的中小企,惟銀行往往以各種條款,把真正需要政府擔保貸款的中小企拒諸門外。


明報記者 邱曉欣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