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華南觀察:縣鄉人代選舉 防賄成敗在官員長青網文章

2016年03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3月20日 06:35
2016年03月20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全國人大會議落幕,馬上開始進行縣、鄉兩級人大代表選舉,今年9億選民將投票選舉250萬名基層人大代表,這麼龐大的選舉工程,如何做到公平公正,確實很難,習近平提出要做到對賄選「零容忍」,但沒有指出廉潔選舉的關鍵是程序公開,官員不會監守自盜。


湖南衡陽賄選案 習提六問

湖南衡陽賄選案案情,觸目驚心,527名市人大代表當中有518名收受賄賂,「投票」選舉產生76名省人大代表,其中56名省人大代表接受賄賂,選舉產生全國人大代表。這些人大代表貪污,本身是嚴重的問題,但必須要看清楚,居中斡旋張羅的是誰,沒有官員作為中間人承包賄選工程,不可能做到大面積貪污,官員的貪污問題,比人大代表所造成的危害更大。


習近平在聽取調查報告之後,提出六問:「這裏面的共產黨員到哪兒去了?市委和市政府到哪兒去了?當地人大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到哪兒去了?當地的紀委到哪兒去了?這些人的黨紀國法觀念到哪兒去了?這些人的良知到哪兒去了?」

欠程序公義 貪污難監督

基層人大選舉的結果,是要經過上級審核的,各級官員於是就形成利益鏈條,這就是習近平詰問各級領導班子的原因。官員在選舉問題上貪污,與其他領域的貪腐成因幾乎是一樣的,就是程序透明度不足,有心監督的各種力量,無從發揮監督的作用。


官員操控選舉程序,是有結構性因素的,就是各級選舉中,要做到各種人選的比例須符合上級的指標,比如婦女、不同宗教、各民主黨派、工人農民等等的比例,要通過官員協調候選人才能做到,由此也讓官員有可乘之機。


馬上要進行的基層選舉,敢於頂風作案賄選的一定會減少,但結構性問題不改革,選舉的程序公義還是做不到。


阮紀宏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