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在變革中。過去37年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對一件新的事情都還來不及反應過來,又出現另一種新的東西。最近,阿里巴巴要拿下400家城市醫院,表示着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又一新變革快將到來。
先從城鎮化說起。未來30年,內地將有300個新興的智慧型城鎮,以科學的概念來建造,每個新城鎮將有大概100萬人口,屬於中等規模,因為超大型城市證明弊點不少。這預示着再有3億人口將從農民轉型為市民。這相等於美國現時的全國人口。人民素質提高的同時,全國進入初步小康狀態也為期不遠。現代化建設,基本目的是便民。教育、福利、醫療,還有政府的管治水平,是四大關鍵。在這個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強調創業、創新、初創、眾創、創投、創意。本文從農村醫療談到馬雲的「互聯網+醫院」的概念,或許對香港的年輕人有所啓發。
顛覆性的「未來醫院」概念
馬雲推出的「未來醫院」計劃正逐步實現。全國近400家大中型醫院加入「未來醫院」,覆蓋全國90%省份。市民通過「支付寶」,就能享受掛號、繳費、查報告、取號、手機問醫生(「遠端就診」)等全流程服務。目前已服務超過5000萬人次。不用排隊,看病方便,等候就診的時間大大縮短,初步實現了便民的理想。這個構思的基本點,是要讓醫院只負責治療診斷;其餘付款、消費、預約、掛號全部讓「支付寶」來做,再通過「支付寶」付錢給醫院,對醫生進行評核,讓「亂收費」、「亂診斷」等現象消失。它的基本概念,和「優步」、「快的打車」、「滴滴出行」等便民服務沒什麼分別。那是「互聯網+的士」。這是「互聯網+醫院」。就這麼簡單。
很快,在「支付寶」上,市民可以根據距離遠近和醫院評價來選擇醫院。加上「大資料徵信」,市民有信用評估和信用往績支撐,可以先治病,治後才給錢。一切資訊公開、透明、互聯網化,讓醫院曾經的「紅包黑暗」一掃而空。
病人用「支付寶」進行預約掛號,用「支付寶」打車去醫院,再用「支付寶」進行繳費,在「天貓醫藥館」買藥,住院的時候用「外賣訂餐」,錢不夠了就用「花唄」和「借唄」,還不夠就上「網商銀行」,更可以在「農村淘寶服務站」選購日常生活用品。這就是全生態城市「未來醫院」的概念。說白了,一點也不稀奇。但這個概念,是顛覆性的。
移動金融 盤活農業界流動性
「互聯網+」,其實不難。中國農村的發展,由於有了移動互聯網,跳躍發展,無可限量。此所以城市農民工日漸減少,因為他們發覺回老家機會更多。例如,年前的「農村淘寶」,推出「千縣萬村」計劃,3年花100億元,在農村建立1000個縣級「農村淘寶中心」和10萬個村級「農村淘寶服務站」。全中國共有41,636個鄉鎮,每個鄉鎮也就只有不足3個「農村淘寶服務站」,但這已是一個宏偉的戰略佈局。去年11月,「農村淘寶服務站」演變為「網商銀行」的「農村分行」,推出「旺農貸」,有貸款需求的農民,可直接去當地「農村淘寶服務站」,進行無抵押、無擔保的純信用貸款,最快3分鐘得到結果,審核後即時放款,徹底顛覆傳統信用社等農村金融機構。這個統稱為P2P(peer to peer)栍2O(online to offline)的移動金融,一旦在農村開展起來,整個農業界都藉着流動性產生而盤活起來。
今年初,春節前,「農村淘寶站」變身為「農村醫院」,把醫療和銀行連接起來。「銀行+診所」,就那麼簡單。將來網絡醫院建成後,農村老百姓可通過當地「農村淘寶服務站」進行視頻就診,包括消化內科、內分泌科、中醫科、皮膚科等13個科的網上診療室,診斷完畢開出電子處方,送藥上門。這還不夠,「天貓醫藥館」現已成為國內最大的協力廠商醫藥平台,去年的銷售額已達60億。未來,農村老百姓只需在當地「農村淘寶服務站」進行就診,然後根據醫生開出的電子處方,上「馬雲藥館」下單,然後自動讓離病人最近的實體藥店進行送藥,全程價格透明,就診方便。這是打擊「紅包診所」和「紅包藥店」的最有效方法。
想有大發展 須把目光投向農村
中國農村最核心的特點是,它們不用經歷電腦時代,就可以直接邁入手機移動互聯網時代。資料顯示,去年中國總共有6.68億網民,其中農村佔28%,達1.86億人;城鎮地區互聯網的普及率更高達64%。農村手機上網比例還比城市略高。智能手機的普及率,農村85%,城市79%。
2014年底,全國農村網購市場總量,超過1800億元;7700萬農村的老百姓在網上購物,增長41%,而城市地區的增幅是17%。2016年,預計農村網購市場可能增長至4600億;未來幾年,農村電子商務市場將達到萬億的規模。農村互聯網正在飛奔。今天的「支付寶」、「京東」、「淘寶」、「微信」、「蘇寧」、「國美」等想要有大發展,必須把目光投向農村。
香港不能走空頭政治
如果筆者現在25歲,一定面向國內市場,毅然創業。香港特區政府,在鼓勵年輕人創新創業的同時,需要有一批能夠提出實在好主意的,帶動一批願意投身冒險求理想的。香港不能走空頭政治。即便是熱中政治的,也可以考慮「互聯網+政治」。關鍵是要便民,讓市民得到實惠,有獲得感,有認同感。政府可鼓勵年輕人提方案,嘗試+實幹,在教育、福利、醫療、提高政府管治效率等方面創業,為了建設本土成為智慧城市,同時不忘環球市場,和國際融合接軌。一個嶄新的青年政策就會逐漸成形。
生活的廣度 決定我們的優秀程度
香港的前途,就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裏。本土意識沒錯,我們應重塑香港作為國際城市的地位,改善我們的消費習慣,提升我們的生活方式,提倡「互聯網+政治」。舉例,在立法會點出席人數,可以考慮引入電腦軟件,以智能相機確認議員人頭,便可實時知道開會人數。政府也可以通過大數據處理對社會的敏感議題,及時溝通,掌握民意,梳理民情。有意從政的人,應能包容,不可偏執。因為香港人生活的廣度,決定我們的優秀程度。香港人了解內地,了解世界,是為了香港整體能力的提升,是我們內心最大的動力。讓我們以文明本土,說服身邊的朋友和鄰居。
作者是香港大學名譽教授、香港大學浙江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央政策組特邀顧問
先從城鎮化說起。未來30年,內地將有300個新興的智慧型城鎮,以科學的概念來建造,每個新城鎮將有大概100萬人口,屬於中等規模,因為超大型城市證明弊點不少。這預示着再有3億人口將從農民轉型為市民。這相等於美國現時的全國人口。人民素質提高的同時,全國進入初步小康狀態也為期不遠。現代化建設,基本目的是便民。教育、福利、醫療,還有政府的管治水平,是四大關鍵。在這個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強調創業、創新、初創、眾創、創投、創意。本文從農村醫療談到馬雲的「互聯網+醫院」的概念,或許對香港的年輕人有所啓發。
顛覆性的「未來醫院」概念
馬雲推出的「未來醫院」計劃正逐步實現。全國近400家大中型醫院加入「未來醫院」,覆蓋全國90%省份。市民通過「支付寶」,就能享受掛號、繳費、查報告、取號、手機問醫生(「遠端就診」)等全流程服務。目前已服務超過5000萬人次。不用排隊,看病方便,等候就診的時間大大縮短,初步實現了便民的理想。這個構思的基本點,是要讓醫院只負責治療診斷;其餘付款、消費、預約、掛號全部讓「支付寶」來做,再通過「支付寶」付錢給醫院,對醫生進行評核,讓「亂收費」、「亂診斷」等現象消失。它的基本概念,和「優步」、「快的打車」、「滴滴出行」等便民服務沒什麼分別。那是「互聯網+的士」。這是「互聯網+醫院」。就這麼簡單。
很快,在「支付寶」上,市民可以根據距離遠近和醫院評價來選擇醫院。加上「大資料徵信」,市民有信用評估和信用往績支撐,可以先治病,治後才給錢。一切資訊公開、透明、互聯網化,讓醫院曾經的「紅包黑暗」一掃而空。
病人用「支付寶」進行預約掛號,用「支付寶」打車去醫院,再用「支付寶」進行繳費,在「天貓醫藥館」買藥,住院的時候用「外賣訂餐」,錢不夠了就用「花唄」和「借唄」,還不夠就上「網商銀行」,更可以在「農村淘寶服務站」選購日常生活用品。這就是全生態城市「未來醫院」的概念。說白了,一點也不稀奇。但這個概念,是顛覆性的。
移動金融 盤活農業界流動性
「互聯網+」,其實不難。中國農村的發展,由於有了移動互聯網,跳躍發展,無可限量。此所以城市農民工日漸減少,因為他們發覺回老家機會更多。例如,年前的「農村淘寶」,推出「千縣萬村」計劃,3年花100億元,在農村建立1000個縣級「農村淘寶中心」和10萬個村級「農村淘寶服務站」。全中國共有41,636個鄉鎮,每個鄉鎮也就只有不足3個「農村淘寶服務站」,但這已是一個宏偉的戰略佈局。去年11月,「農村淘寶服務站」演變為「網商銀行」的「農村分行」,推出「旺農貸」,有貸款需求的農民,可直接去當地「農村淘寶服務站」,進行無抵押、無擔保的純信用貸款,最快3分鐘得到結果,審核後即時放款,徹底顛覆傳統信用社等農村金融機構。這個統稱為P2P(peer to peer)栍2O(online to offline)的移動金融,一旦在農村開展起來,整個農業界都藉着流動性產生而盤活起來。
今年初,春節前,「農村淘寶站」變身為「農村醫院」,把醫療和銀行連接起來。「銀行+診所」,就那麼簡單。將來網絡醫院建成後,農村老百姓可通過當地「農村淘寶服務站」進行視頻就診,包括消化內科、內分泌科、中醫科、皮膚科等13個科的網上診療室,診斷完畢開出電子處方,送藥上門。這還不夠,「天貓醫藥館」現已成為國內最大的協力廠商醫藥平台,去年的銷售額已達60億。未來,農村老百姓只需在當地「農村淘寶服務站」進行就診,然後根據醫生開出的電子處方,上「馬雲藥館」下單,然後自動讓離病人最近的實體藥店進行送藥,全程價格透明,就診方便。這是打擊「紅包診所」和「紅包藥店」的最有效方法。
想有大發展 須把目光投向農村
中國農村最核心的特點是,它們不用經歷電腦時代,就可以直接邁入手機移動互聯網時代。資料顯示,去年中國總共有6.68億網民,其中農村佔28%,達1.86億人;城鎮地區互聯網的普及率更高達64%。農村手機上網比例還比城市略高。智能手機的普及率,農村85%,城市79%。
2014年底,全國農村網購市場總量,超過1800億元;7700萬農村的老百姓在網上購物,增長41%,而城市地區的增幅是17%。2016年,預計農村網購市場可能增長至4600億;未來幾年,農村電子商務市場將達到萬億的規模。農村互聯網正在飛奔。今天的「支付寶」、「京東」、「淘寶」、「微信」、「蘇寧」、「國美」等想要有大發展,必須把目光投向農村。
香港不能走空頭政治
如果筆者現在25歲,一定面向國內市場,毅然創業。香港特區政府,在鼓勵年輕人創新創業的同時,需要有一批能夠提出實在好主意的,帶動一批願意投身冒險求理想的。香港不能走空頭政治。即便是熱中政治的,也可以考慮「互聯網+政治」。關鍵是要便民,讓市民得到實惠,有獲得感,有認同感。政府可鼓勵年輕人提方案,嘗試+實幹,在教育、福利、醫療、提高政府管治效率等方面創業,為了建設本土成為智慧城市,同時不忘環球市場,和國際融合接軌。一個嶄新的青年政策就會逐漸成形。
生活的廣度 決定我們的優秀程度
香港的前途,就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裏。本土意識沒錯,我們應重塑香港作為國際城市的地位,改善我們的消費習慣,提升我們的生活方式,提倡「互聯網+政治」。舉例,在立法會點出席人數,可以考慮引入電腦軟件,以智能相機確認議員人頭,便可實時知道開會人數。政府也可以通過大數據處理對社會的敏感議題,及時溝通,掌握民意,梳理民情。有意從政的人,應能包容,不可偏執。因為香港人生活的廣度,決定我們的優秀程度。香港人了解內地,了解世界,是為了香港整體能力的提升,是我們內心最大的動力。讓我們以文明本土,說服身邊的朋友和鄰居。
作者是香港大學名譽教授、香港大學浙江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央政策組特邀顧問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