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楊志剛:來自極地的國情教育長青網文章

2016年03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3月19日 06:35
2016年03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李樂詩博士右手向斜上方一揮,示範着升旗手把國旗開展的動作 。「我是在南極才學懂升旗的」,她謙虛地笑着說:「五星旗於1984年首次在南極飄揚。之前,中國代表在12國南極會議不單沒發言權,還被其他成員國請離會場。今天國家已在南極建立了4個科研基地。」李樂詩娓娓道來,台下觀眾熱烈鼓掌。


我在公開大學舉辦的「公大講堂」和觀眾一起大力鼓掌。觀眾席上還坐着范徐麗泰和歌星徐小鳳。 她倆也激動得面額泛紅。


但我腦海中卻同時浮現社運人士古思堯一周前在法庭的發言:「我是百分百故意(燒區旗)……應該要燒埋國旗。」他曾經於2012年焚燒國旗,其後被判入獄4個半月。


國旗讓人產生強烈情感

一塊長方形紅布。「其長與高為三與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綴黃色五角星五顆。一星較大……四星較小……環拱於大星之右……」以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對國旗的描述。頗為簡單的圖案,卻觸動着全世界14億華人的情感。萬千軍人曾經為了保護國旗而犧牲,亦有個別人士如古思堯一樣,對國旗恨得要火燒和腳踐。


願意為它犧牲也好,要把它付之一炬以示抗議也好,國旗就是能夠讓人產生這樣強烈的情感。國旗本身只是棉布一塊,但是它標誌着國家和民族,承載着人民對國家和民族的感情。每逢國家有重大儀式、重要活動,或在重點機構,國旗定必在場。國旗於是等同國家。在戰場上,旗在國在。在運動場上,國家運動員贏了奧運金牌,國贏旗升;汶川大地震,全國下半旗以示哀悼。國旗讓人民體驗了與國家成為一體。


1969年美國太空人岩士唐登陸月球,透過電視向全球觀眾說「這是人類邁出的一大步」,然後在月球插了美國旗,用美國旗代表全人類。中國要到2003年10月才第一次成功派人上太空。太空人楊利偉在「神舟五號」透過電視展示五星旗之外,亦同時展示了代表全人類和世界和平的聯合國旗。該面曾經在外太空展示的聯合國旗,其後移交聯合國,由時任秘書長安南隆重接收。


在人民心中 國旗從非法律問題

國旗在西方國家亦是神聖的。多個國家均有法例防止褻瀆國旗(desecration law)。使用「褻瀆」這兩個字,反映了國旗的神聖地位。亦有國家以法例明確規定國旗下降時「不得着地」。中國國旗法亦有同樣的規定,足見國旗的神聖。


美國於1968年通過國旗褻瀆法。40多年來,抗議者因焚燒國旗而被檢控時有發生。但每次官司打到最高法院均被駁回。法庭裁定焚燒國旗是受憲法保護的言論自由,並於1989年宣布該法例無效。由1990年代至今,美國眾議院多次重推國旗褻瀆法,但每次均在參議院被推翻。


但是在人民心中,國旗從來不是法律問題,是每個人對國家的感情問題,是「國家與我的關係」問題。法律管不到人民的心。


1993年4月8日,李樂詩到達北極點。是第一位中國女性到達地球上最北的點。我想像着她如何在千里冰封中,手執旗角向斜上方一揮,雪映紅旗,五星旗在萬里雪飄的北極升起。我看見坐在我前面的年輕學生悄悄抹去眼角的淚珠。誰說我們的青年缺乏國家感情?


作者是教育工作者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