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評級機構穆迪再度「發功」,繼早前連降中國及香港政府的評級展望後,昨日再把匯豐、恒生(0011)及大新銀行(2356)的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更把東亞銀行(0023)的存款及債務評級下調至A3級別。金管局承認,港銀的資產質素有轉差迹象,但強調壞帳比率仍處於低水平。
明報記者 廖毅然
穆迪早前先後把中國及香港的評級展望改為「負面」,惹來兩地政府高調反擊,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昨日亦護航,指香港政府財政健全,稅收良好,穆迪應仔細檢討本港的評級展望前景。
料港銀未來一年面臨壓力
不過穆迪昨日再度出擊,同時把匯豐、恒生及大新銀行的展望調整為「負面」,並把東亞銀行的存款評級下調至A3/Prime-2,長期高級無抵押債務評級下調至A3,高級無抵押商業票據及長期交易對手風險評估亦被降級。 所有評級的展望為負面,即未來有可能繼續降級。
穆迪指出,調整3家銀行的評級展望,是由於香港私營部門的槓桿高企,雖然現時3家銀行的減值貸款比率都低於0.6%,但有關比率預期在未來數年會增加。尤其對匯豐及恒生來說,它們的主要市場包括香港、中國及其他亞太地區,當前經濟狀况轉差,其強勁的資產質素及盈利表現會在未來12至18個月面臨壓力。
至於東亞,穆迪指出,下調其評級主要是相信政府對其的支持力度會下降,而且香港可能會採用自救處置機制(bail-in resolution regime)。
恒生:資產負債結構良好
東亞發言人沒有正面回應,只強調該行與財政司長曾俊華的意見相同,早前曾俊華強調穆迪下調香港評級展望是錯誤的評估。
匯豐及恒生發言人則回應指,穆迪的公布主要是因應其對香港主權評級的展望而調整。恒生更指出,該行一向保持穩健的資本狀况、充裕的流動資金和良好的資產負債結構,並採取審慎的風險管理,以應對不斷轉變的經營環境。大新銀行則在截稿前尚未回覆。
金管局發言人強調,香港銀行業整體的資產質素自2014年年中起有輕微轉差跡象,但有關比率仍處於低位。截至2015年底,零售銀行的特定分類貸款比率為0.70%,遠低於自2000年起的長期平均水平2.4%。
明報記者 廖毅然
穆迪早前先後把中國及香港的評級展望改為「負面」,惹來兩地政府高調反擊,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昨日亦護航,指香港政府財政健全,稅收良好,穆迪應仔細檢討本港的評級展望前景。
料港銀未來一年面臨壓力
不過穆迪昨日再度出擊,同時把匯豐、恒生及大新銀行的展望調整為「負面」,並把東亞銀行的存款評級下調至A3/Prime-2,長期高級無抵押債務評級下調至A3,高級無抵押商業票據及長期交易對手風險評估亦被降級。 所有評級的展望為負面,即未來有可能繼續降級。
穆迪指出,調整3家銀行的評級展望,是由於香港私營部門的槓桿高企,雖然現時3家銀行的減值貸款比率都低於0.6%,但有關比率預期在未來數年會增加。尤其對匯豐及恒生來說,它們的主要市場包括香港、中國及其他亞太地區,當前經濟狀况轉差,其強勁的資產質素及盈利表現會在未來12至18個月面臨壓力。
至於東亞,穆迪指出,下調其評級主要是相信政府對其的支持力度會下降,而且香港可能會採用自救處置機制(bail-in resolution regime)。
恒生:資產負債結構良好
東亞發言人沒有正面回應,只強調該行與財政司長曾俊華的意見相同,早前曾俊華強調穆迪下調香港評級展望是錯誤的評估。
匯豐及恒生發言人則回應指,穆迪的公布主要是因應其對香港主權評級的展望而調整。恒生更指出,該行一向保持穩健的資本狀况、充裕的流動資金和良好的資產負債結構,並採取審慎的風險管理,以應對不斷轉變的經營環境。大新銀行則在截稿前尚未回覆。
金管局發言人強調,香港銀行業整體的資產質素自2014年年中起有輕微轉差跡象,但有關比率仍處於低位。截至2015年底,零售銀行的特定分類貸款比率為0.70%,遠低於自2000年起的長期平均水平2.4%。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