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表示,自2010年推出活化工廈措施後,工廈空置率下降,當中約一半樓面仍維持工業用途,反映市場對工業樓面有持續需求。他認為活化工廈政策已達致預期效果,措施會如期在3月底結束。
陳茂波今日回答立法會議員提問時說,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全港私人分層工廠大廈的整體空置率,由2010年的約6.7%下跌至去年約5%。
規劃署2014年進行的《全港工業用地分區研究》也顯示,「工業」及「其他指定用途」註明「商貿」地帶內工廈的空置率,較2009年低,證明活化政策已達到在經濟轉型周期善用舊式工廈的目標。
研究又顯示,「工業」及「商貿」地帶內的「其他用途」,包括文化創意藝術工作室,所佔的總樓面面積百分比,較2009年高,反映「其他用途」在現有工廈有一定需求,因此當局建議進一步放寬非工業用途的限制。
陳茂波說,已陸續修訂多區的分區計劃大綱圖,把「藝術工作室」列入「工業」,「商貿」和「住宅(戊類)」地帶內工業—辦公室樓宇的經常准許用途。
截至2月底,地政總署共接獲215宗活化工廈申請,124宗獲批,合共可提供約138萬平方米的樓面面積。當中28宗屬整幢改裝,擬議新用途包括「康體文娛場所」,可提供樓面作文化及創意產業之用。另外有16宗獲重建作「非工業」或「非住宅」用途。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表示,自2010年推出活化工廈措施後,工廈空置率下降,當中約一半樓面仍維持工業用途,反映市場對工業樓面有持續需求。他認為活化工廈政策已達致預期效果,措施會如期在3月底結束。
陳茂波今日回答立法會議員提問時說,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全港私人分層工廠大廈的整體空置率,由2010年的約6.7%下跌至去年約5%。
規劃署2014年進行的《全港工業用地分區研究》也顯示,「工業」及「其他指定用途」註明「商貿」地帶內工廈的空置率,較2009年低,證明活化政策已達到在經濟轉型周期善用舊式工廈的目標。
研究又顯示,「工業」及「商貿」地帶內的「其他用途」,包括文化創意藝術工作室,所佔的總樓面面積百分比,較2009年高,反映「其他用途」在現有工廈有一定需求,因此當局建議進一步放寬非工業用途的限制。
陳茂波說,已陸續修訂多區的分區計劃大綱圖,把「藝術工作室」列入「工業」,「商貿」和「住宅(戊類)」地帶內工業—辦公室樓宇的經常准許用途。
截至2月底,地政總署共接獲215宗活化工廈申請,124宗獲批,合共可提供約138萬平方米的樓面面積。當中28宗屬整幢改裝,擬議新用途包括「康體文娛場所」,可提供樓面作文化及創意產業之用。另外有16宗獲重建作「非工業」或「非住宅」用途。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