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午言:不可看後視鏡開車:論原油投資長青網文章

2016年03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3月15日 06:35
2016年03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近期參加的一些投行的投資研討會,基本上對原油的看法都是眾口一詞,供求失衡,油價難脫長期熊市。具體理由不外乎以下幾點:第一,今年原油的供大於求,據各大投行的估算每天多出150萬到200萬桶。第二,美國取消了40年的石油出口禁令,大量的頁岩油供應進入供給市場。第三,西方取消對伊朗制裁後,伊朗會大舉擴大石油生產和出口,惡化當前供大於求的狀况。第四,中國經濟即使沒有硬着陸,也將顯著放緩,石油進口需求將會下跌。


原油供大於求很可能持續

這些對當前原油市場的觀察都非常精準詳盡,不無道理。但這些也恰恰是為什麼布蘭特原油價格從兩年前110美元左右的高位下跌到30美元左右的原因。在投資市場上想要賺到錢,你的想法必須有前瞻性。道理其實很簡單,這就像我們不可以看着後視鏡來駕駛汽車。對今年原油供應將仍然是供大於求的情况,可能是對短期未來的一個正確的判斷。但金融市場原油的價格已經非常清楚地反映了這個預期。在筆者看來,當前30美元以下的石油是非常具有投資價值的。


首先,供大於求的情况很有可能在2016年持續,但這種狀况是繼續惡化,還是開始好轉,才是真正影響原油價格的因素。近幾個星期,我們看到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和其他幾個產油大國已經開始協商,試圖解決原油供應過剩的問題。很多國家的原油生產成本高於現在的原油價格,減產和停產只是時間的問題。美國的頁岩油供應在短期內已經過了一個頂峰,開始下跌。頁岩油的投資周期短,一旦產油很難停下來,但一年多來,價格持續下跌,新投資早已停滯,估計今年的供應跌幅有20%至30%,實際情况很有可能跌得還要多。


伊朗雖然被西方國家解除了制裁,但大規模擴大石油產量還需以時日。當下說幾句限產保價的言論就可以大幅推高油價的情况上,伊朗不會跟自己過不去,有心的話大可和其他產油國一起將油價抬高後,再慢慢賣石油,來日方長。美國和俄羅斯在去年開始的一系列政治衝突也被指為油價被打壓的原因之一。現在,低油價已經沉重打擊了俄羅斯經濟。繼續打壓油價對俄羅斯已經影響甚微,卻開始給全球經濟帶來隱患,因為會帶來大規模油企甚至是產油國破產的風險。這也是為什麼近期資本市場都是油價升、股票漲,油價跌、股票泄的原因。現在俄美已經在敘利亞停火問題上達成了協議。這很可能意味着美國戰略策略的改變。


最後,中國的放緩正一如預期地進行,但中國的汽車銷量仍然在保持增長。2015年的中國汽油需求增長了11%,2016年的數字也會有增無減。中國幅員遼闊,城市發展很不均衡,汽車的消費還有增長空間。而且路上車的數量、跑的里程,未來幾年都會只增加而不減少。同時,中國政府也在積極部署原油的戰略儲備,中國對原油進口的需求在現階段被市場大大低估。


開車時,偶爾看看後視鏡是有必要的,但要看清前路,才會順利到達目的地。如果在投資市場上賺錢是你的目的地,我們要更好的分析和看清楚前景。原油在當前價格下的投資價值已經浮現,值得我們研究和關注。


作者是對冲基金投資總監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