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健:內地影視亂象:創作百般審查 發行放任自流長青網文章

2016年03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3月12日 06:35
2016年03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流傳一份《電視劇內容製作通則》,其中詳細規定了不能在電視劇中出現的內容,包括同性戀、婚外情、早戀、性自由、靈魂附體、轉世輪迴、巫術作法等。


有傳媒引述著名導演兼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會長尤小剛稱,該通則是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從行業自律、創作規律出發而制定的,相關要求與現行的電視劇播放審查標準基本一致。並指,這是為了「把道提前劃清楚」,以免作品完成後無法通過審查,反造成損失。


雖然尤導給出了正面解讀,但筆者卻品出了幾分無奈。廣電總局嚴格管控影視作品內容,此種閹割創作者大腦的做法早就眾所周知。如今協會發布通則,不過是鼓勵編導對作品進行自我審查,大約與《葵花寶典》不謀而合——欲過審查,必先自宮。


如此野蠻倒退的做法顯然與中央提倡的「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不相符,但又需要繁榮的一面來粉飾影視行業的蓬勃發展,此刻挺身而出的便是逐年攀高的電影市場票房了。


最近,又一部電影因票房數據被指造假引發市場關注,那就是《葉問3》。數據顯示,該片上映16小時票房破億元,89小時破5億元;首日排片率超四成,佔當天票房總額的八成,打破全球票房佔比紀錄。與此同時,網絡上對片方「自買票房」質疑不斷,並曬「天價午夜幽靈場」等截圖為證。後更有報道指投資方通過虛假票房洗錢、拉高股價套現。


有業內人指《葉問3》「直接拿錢砸票房」過於簡單粗暴,投資方「快鹿」一連串圍繞影片的舉動耐人尋味︰去年10月,通過多個眾籌平台,為影片融資;原定於去年12月黃金檔上映,忽然推遲到淡季3月;今年2月,「快鹿」控股的兩家公司先後出手,獲取影片內地票房收益權。


大張旗鼓融資若只為擴大影響力,那從黃金檔退到淡季實在不尋常;收購收益權明擺着是為了「切蛋糕」,但突擊為之難免嫌疑,再加被曝涉嫌買票房,更易引來外界猜想。


官方監管本末倒置

窺一斑而見全豹,《葉問3》風波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影視業發行端的亂象。而相比於對內容「無厘頭」級別的嚴苛控制,總局對「假票房」毒瘤可謂放任自流,去年多部影片雖屢遭曝光,卻都不了了之,不知總局此番調查又會有何答案。


把兩件事放一起,不得不感嘆官方對影視產業的監管竟如此本末倒置:理應天馬行空、百花齊放的創作端保守壓制,理應規範操作的發行端卻烏煙瘴氣。編劇導演們失去了發揮的機會,卻騰出空間讓資本玩家們大展拳腳。長此以往,只會留下資本玩家閃轉騰挪,演一齣海市蜃樓供廣電總局自我陶醉。


作者是內地資深傳媒人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