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陳景祥﹕A股延推註冊制是好事長青網文章

2016年03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3月11日 06:35
2016年03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今年有幾位部委級官員出席全國人大和政協港區委員的會議,分別是國務委員楊潔篪、國家旅遊局長李金早、剛上任的中證監主席劉士余等,他們負責的工作都跟香港有密切關係,參加港區會議是為了聽意見,但更多人希望能從他們的發言中捉摸到更多政策信息,尤其是中證監主席。


A股市場經歷了去年大起大落,中證監內有高層官員因涉及貪腐被捕,最後主席肖鋼也黯然下台。劉士余在今年2月走馬上任,是第一名出席港區人大代表小組會議的中證監主席。


然而,由於A股的風波太多,這位新主席未敢暢所欲言,對於引起爭議的熔斷機制、註冊制等熱門題目,據參與會面的人大代表說,劉士余一概沒有提及。


原定3月出台 劉士余上任沒提及

飽歷大起大落的衝擊之後,A股市場的改革近乎停頓,包括影響深遠的註冊制。國務院在去年12月已經為註冊制改革設定時間表,計劃在今年3月出台,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此未置一詞,意味着註冊制已暫告胎死腹中。


大陸現行股票發行用的是核准制,即企業在申請IPO時,證監會有權否決不符合規定條件的上市申請,監管機構也會對企業的營業性質、財力、發展前景和承銷價格等各個環節進行審批;結果是審批的效率極低,而且容易產生貪腐。


註冊制則是由證交所負責上市的審核、報證監會註冊生效,至於股票的價格、發行規模、時機等等,均由市場參與者負責,投資者對IPO股份的價值、風險等因素自行作出是否買入的決定。這種方式,接近「披露為本」(disclosure based)的原則。


強推或造成更多苦主

實施註冊制會令A股市場出現不少變化,例如IPO時間會縮短,新股供應增加、有助降低「搶購潮」。此外,由於上市公司數目大增,「殼價」會愈來愈低,有助減少「炒殼」的投機活動。


然而,披露為本的IPO審批方式很依靠保薦人、專業團體、監管機構等各方配合,以內地股市充斥着造假及操控的文化,註冊制可能方便了更多弄虛作假的公司以IPO圈錢,而小投資者自行承擔風險的能力有多大,也令人懷疑,極有可能在股市造成一批又一批的苦主。押後推註冊制,其實是好事。


A股市場積弊太深,中國金融研究院副院長錢軍教授的文章《A股必須知道這七大真相》,提綱挈領指出A股的「七宗罪」,值得大家一讀。


[陳景祥 齊物論]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