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英國教育部門推出新指引,強調感嘆號只能用於有驚嘆意味的特定句式。當局稱新措施旨在教育兒童正統文法,但輿論指語言運用已隨時日演變,擔心矯枉過正。
輿論質疑矯枉過正
新指引旨在教導7歲學童正確使用感嘆號,當局規定以「多麼」、「何等」(How或What)開頭及「句法有驚嘆意思」的句子,才應使用感嘆號,例子如「多麼美好的一天!」和「多麼令人興奮!」等。若寫作時句子不符合以上規則卻以感嘆號作結,將被當作文法錯誤,不獲評分。
有評論員相信新指引旨在矯正孩童在社交網濫用感嘆號的問題。評估成績及改進協會主席富勒(Ben Fuller)在教育雜誌Schools Week質疑當局推廣公式化寫作手法,迫使學童用「維多利亞時代的寫作風格」是否恰當,「教育部有誰能證明7歲孩子會寫出這種舊式語氣?」倫敦大學學院現代英國文學教授薩瑟蘭(John Sutherland)亦批評新指引荒謬。
英國教育部否認新指引針對社交媒體濫用感嘆號的現象,強調措施是教育兒童正統文法,提供高質素英文教育是政府的責任。
輿論質疑矯枉過正
新指引旨在教導7歲學童正確使用感嘆號,當局規定以「多麼」、「何等」(How或What)開頭及「句法有驚嘆意思」的句子,才應使用感嘆號,例子如「多麼美好的一天!」和「多麼令人興奮!」等。若寫作時句子不符合以上規則卻以感嘆號作結,將被當作文法錯誤,不獲評分。
有評論員相信新指引旨在矯正孩童在社交網濫用感嘆號的問題。評估成績及改進協會主席富勒(Ben Fuller)在教育雜誌Schools Week質疑當局推廣公式化寫作手法,迫使學童用「維多利亞時代的寫作風格」是否恰當,「教育部有誰能證明7歲孩子會寫出這種舊式語氣?」倫敦大學學院現代英國文學教授薩瑟蘭(John Sutherland)亦批評新指引荒謬。
英國教育部否認新指引針對社交媒體濫用感嘆號的現象,強調措施是教育兒童正統文法,提供高質素英文教育是政府的責任。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