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楊書健:趁跌市翻新物業 升市重臨回報更高長青網文章

2016年03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3月07日 06:35
2016年03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自從筆者上次寫過「波動市先穩財政 再發掘突擊機會」,建議讀者可考慮收集績優港股後,恒指狀似靠穩。基金界有句術語:「傳出流言時買,作實後賣(Buy on rumor, sell on fact)。」當負面新聞開始湧現,往往就是轉勢之時。而最近一系列中國國內的負面新聞,可謂股市回穩的先兆。不過基於風險管理原則,現階段仍然以港股為收集目標。當然,筆者看好股市,是建基於股價自去年高位回落超過40%,已經可謂相對便宜。但是未來走勢,完全視乎中國經濟改革的速度,能否轉型到下一階段。不少優質股票,派息率是前所未有的高,現階段吸納,一邊等待股價上升,一邊收取高於平常的利息,似乎不失為可行策略。


買績優股邊收高息 邊等股價上升

地產股則可以繼續觀望,《明報》投資及地產版主編陸振球最近有寫過,豪宅租金自2012年起,其實並沒有增長,而商業租金的情况亦為類似。在租金上升乏力的情况下,除非息口進一步回落,否則樓價上升,只是乾升,總不能長久。尤其樓價跟股價,有一定的相關,在股市累跌四成之後,樓價的短期走勢,仍然不容樂觀。


再者,地產是不動產,比股票更受本地政經因素所影響。雖然筆者認為,政治風險已經變得明確,實際上已經可以量化未來政治走勢的影響,但是各類突發事件仍然可能發生,對樓市之影響仍未完全反映。故此現階段,股價已回落的地產股或房託,應較實物地產物業,更為適合投資。


至於已經持有的房地產,現在市况較弱,出售未必容易。假如資金來源安全,沒有高度貸款,現階段應繼續持有。如果資產質素不高,放租亦有可能白等,故此更佳策略,是將資產翻新以提升競爭力。這樣一來,雖然放棄了未來幾個月甚至一年的租金,但是翻新後的資產,屆時就會在下一個上升周期當中,可以爭取更高的租金回報。不少私募基金,就以此為投資策略,專門翻新整棟的投資物業。


除非租金配合 樓價僅屬乾升

現階段的股市,是眾股皆跌,故此相對而言,個別股票之間的風險,可算是較平常為低。筆者管理的基金,一般持股30至40隻。各位的持股數量,可以在這個基準之下再略為調低。一般而言,個人投資者,如能持有約20隻股票,而每隻股票佔總投資的2%以上,10%以下,則已經算是比較均衡的投資組合了。


2016年開局的兩個月,似乎風險很高,突發事件不斷。但是漸漸負面消息已被消化,情况反而遠較幾個月前平穩。現階段重新部署投資組合,也許是今年爭取回報的最好機會。


安泓投資總監

[楊書健 泓觀亞太]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