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大家有留意恒指走勢的話,會記得2008年金融海嘯的恒指低位為10月底的10676點,如果以經濟周期平均7年來計算(為什麼是7年? 一是市場有這個說法;二是我現正撰寫一本以奧國經濟理論為藍本的財經著作,裏面有解釋7年為一經濟周期的理據,預計兩個月內出版,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留意我的面書fb.com/buytillsuspension),並以10676點作周期的起點計,今次經濟周期已經走了7年又5個月;如果是以美股標普500指數666點(2009年3月9日)起作周期的起點,則剛好7年,以經濟周期理論看,金融風暴在本年出現,不是沒有道理的。
當然,王弼賣的不是風水,而是奧國經濟學對人類和官僚行為的邏輯推理,雖然我認為根據奧國學派理論,經濟周期以7年計有其人為因素,但必須輔以更多佐證,來分辨這一次的股市大震盪,是否像1997至1998年般的亞洲金融風暴級數,還是2008年由美國刮起的全球金融風暴,還有2008年至今,其間多個中小型或地區性風暴。
將出版的新書所重視的,是要分析今次金融風暴的力度和深度。什麼意思呢?所謂金融風暴,肯定有地區之分,正如地震一樣,一個發生在南美洲8級的地震,對當地當然有極大的破壞,但對香港的影響,則不及一個在汕頭發生的5級地震。
歐債級股災已可撈底
金融風暴亦然,例如發生在2011年的歐債危機,歐洲大陸除了被視為經濟最穩健的德國,其DAX指數於歐債風暴的低位(5072點)仍在金融海嘯低位(3588點)的四成以上,法國CAC的低點幾近2008年金融海嘯的低位(差距約一成),而屬「歐豬」的意大利FTSE MIB更跌破海嘯低位,震央希臘更跌破海嘯底,遠離歐洲的恒指,則仍然守在16000點以上,比歐債前的高位下跌了9000點,但遠高於海嘯底的10676點。
海嘯級仍要見10000點
恒指9000點的跌幅,當然亦很驚人,但某程度上,今次恒指由2015年4月的高位28442點起計,假設於2016年2月12日的18319點見底,跌幅便約10000點。如果今次香港面對的經濟金融危機,只有如歐債風暴的力度和深度,那麼現在豈不是撈底的大好良機?特別是恒指自3月開始強勁反彈,如果我們太過悲觀,豈不白白浪費撈底的機會?反之,如果我們太過樂觀,認為這次恒指跌勢最多是歐債的規模,而在這時便孤注一擲撈底,那麼若然今次風暴破壞力可與亞洲金融風暴或金融海嘯媲美,即意味恒指隨時可低見10000點,現在精銳盡出入市,損失可以很慘重,更有沒頂之虞。究竟目前是撈底的好機會,還是要忍一忍手,又或者有什麼中間路線對策可取?
這樣的重大決定,當中的思考過程並非三言兩語可以表達得到,現在著書的過程中容許我再次核對數據、深入思考和疏理思想,但簡單來說,根據我目前已有的數據和分析,我認為港股最差的時間還未出現,策略上因我是一個保守的人,對自己的分析始終存着一絲懷疑,因此,縱使相信最壞的時候還未出現,但仍會保留不超過投資組合三成的股票,再利用這些股票sell covered call來增加回報,這樣就是我目前採取的中間路線策略。
發美元債解困 猶如吸毒
最後,上周末出席一個學術圓桌研討會,參加者包括哲學、經濟和人文學科的教授,都是有識之士,許多是海歸派,談大陸濫發鈔票的情况,跟他們說了我對外匯儲備不夠支付人民幣對美元需求的看法,其中一名教授問,如果中央發美元債應付資本外流,不就能解決問題嗎(即不用收緊外匯管制,不用鎖國)?是的,拉丁美洲和很多新興市場都靠此解決國際收支平衡的問題,不過,單靠發美元債來解決短期的支付危機,有如吸毒,最終只會令中國經濟拉丁化,逃不出中等收入陷阱,將來更會受制於美國。而且,根據2015年10月的官方資訊,中國的總外債達1.68萬億美元(當中很多是透過國企舉債,是否算是國債,由讀者判斷),其中八成為美元,在人民幣「匯改」的敏感時刻,我不認為中央會增加發美元債應付收支。另一角度看,3.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但資產負債表另一面是1.68萬億元外債,和184萬億元人民幣債,難為了家嫂呀!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創辦人
info@hksae.com
[王弼 投資王道]
當然,王弼賣的不是風水,而是奧國經濟學對人類和官僚行為的邏輯推理,雖然我認為根據奧國學派理論,經濟周期以7年計有其人為因素,但必須輔以更多佐證,來分辨這一次的股市大震盪,是否像1997至1998年般的亞洲金融風暴級數,還是2008年由美國刮起的全球金融風暴,還有2008年至今,其間多個中小型或地區性風暴。
將出版的新書所重視的,是要分析今次金融風暴的力度和深度。什麼意思呢?所謂金融風暴,肯定有地區之分,正如地震一樣,一個發生在南美洲8級的地震,對當地當然有極大的破壞,但對香港的影響,則不及一個在汕頭發生的5級地震。
歐債級股災已可撈底
金融風暴亦然,例如發生在2011年的歐債危機,歐洲大陸除了被視為經濟最穩健的德國,其DAX指數於歐債風暴的低位(5072點)仍在金融海嘯低位(3588點)的四成以上,法國CAC的低點幾近2008年金融海嘯的低位(差距約一成),而屬「歐豬」的意大利FTSE MIB更跌破海嘯低位,震央希臘更跌破海嘯底,遠離歐洲的恒指,則仍然守在16000點以上,比歐債前的高位下跌了9000點,但遠高於海嘯底的10676點。
海嘯級仍要見10000點
恒指9000點的跌幅,當然亦很驚人,但某程度上,今次恒指由2015年4月的高位28442點起計,假設於2016年2月12日的18319點見底,跌幅便約10000點。如果今次香港面對的經濟金融危機,只有如歐債風暴的力度和深度,那麼現在豈不是撈底的大好良機?特別是恒指自3月開始強勁反彈,如果我們太過悲觀,豈不白白浪費撈底的機會?反之,如果我們太過樂觀,認為這次恒指跌勢最多是歐債的規模,而在這時便孤注一擲撈底,那麼若然今次風暴破壞力可與亞洲金融風暴或金融海嘯媲美,即意味恒指隨時可低見10000點,現在精銳盡出入市,損失可以很慘重,更有沒頂之虞。究竟目前是撈底的好機會,還是要忍一忍手,又或者有什麼中間路線對策可取?
這樣的重大決定,當中的思考過程並非三言兩語可以表達得到,現在著書的過程中容許我再次核對數據、深入思考和疏理思想,但簡單來說,根據我目前已有的數據和分析,我認為港股最差的時間還未出現,策略上因我是一個保守的人,對自己的分析始終存着一絲懷疑,因此,縱使相信最壞的時候還未出現,但仍會保留不超過投資組合三成的股票,再利用這些股票sell covered call來增加回報,這樣就是我目前採取的中間路線策略。
發美元債解困 猶如吸毒
最後,上周末出席一個學術圓桌研討會,參加者包括哲學、經濟和人文學科的教授,都是有識之士,許多是海歸派,談大陸濫發鈔票的情况,跟他們說了我對外匯儲備不夠支付人民幣對美元需求的看法,其中一名教授問,如果中央發美元債應付資本外流,不就能解決問題嗎(即不用收緊外匯管制,不用鎖國)?是的,拉丁美洲和很多新興市場都靠此解決國際收支平衡的問題,不過,單靠發美元債來解決短期的支付危機,有如吸毒,最終只會令中國經濟拉丁化,逃不出中等收入陷阱,將來更會受制於美國。而且,根據2015年10月的官方資訊,中國的總外債達1.68萬億美元(當中很多是透過國企舉債,是否算是國債,由讀者判斷),其中八成為美元,在人民幣「匯改」的敏感時刻,我不認為中央會增加發美元債應付收支。另一角度看,3.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但資產負債表另一面是1.68萬億元外債,和184萬億元人民幣債,難為了家嫂呀!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創辦人
info@hksae.com
[王弼 投資王道]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