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評:香港情勢詭譎 北京隱忍不發長青網文章

2016年03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3月05日 06:35
2016年03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北京「兩會」,一貫被認為是觀察北京政治的風向標,今年「兩會」在旺角暴亂約一個月後舉行,北京怎樣看待這次暴亂,備受各方關注。從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和主管港澳事務的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先後露面,兩人對香港事態的表述,顯示北京對這次暴亂,在公開場合並無嚴詞批評,語調較為平和。即使如此,兩人的一些宣示和說法,仍然針對香港社會的躁動不安,或者可以說,近期香港發生的事已經引起北京注意,總體仍在觀察中,9月立法會換屆選舉之後,北京會否有對策因應,相信屆時將較清晰。


俞正聲提憲法規範港澳

張德江指暴亂毋關施政

旺角暴亂與本土組織有關,其成員鼓吹並踐行暴力路線,並對港獨不諱言認同,而相關組織的成員在立法會新界東議席補選,雖然落選,但是獲得6.6萬票,顯示暴力抬頭、港獨隱現,是香港的最新情勢。俞正聲在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並未正面提及香港情勢,只在港澳篇幅提出「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這是北京首次提出以「憲法」規範港澳工作,有政協委員解讀,此乃向港人強調中央對港有全面管治權,亦期望港人尊重中央的權利和國家體制。俞正聲強調「一國」和對中央權力表述所傳遞的信息,與若隱若現的港獨不無關係,只是他的說法隱晦,反而有泛民陣營中人對號入座,回應香港人「唔諗住維(護)你的憲(法),並認為香港有『港獨』思想,是被強硬手段『逼出來』」,云云,卻是畫龍點睛地把港獨與憲法對上了。


張德江與港區政協委員座談,綜合會後委員們引述張德江在會中發言,他認為旺角暴亂與特區政府施政無關,並非單一原因,亦不是今天的問題,是多方面因素,並表示充分肯定特區政府和特首的工作;另外,張德江說香港需要法治和穩定,近期發生的事一定要依法處理。若委員引述正確,則張德江在會上發言未直接提及旺角暴亂,或許有避免激烈言詞挑起事端的考慮,不過,他強調法治和穩定,而旺角暴亂實質是衝擊法治和社會穩定,因此張德江的說法仍有高度針對性。


旺角暴亂之後,泛民陣營把矛頭指向特區政府、特別是特首梁振英,認為暴亂是施政失敗的結果。張德江說的「與特區政府施政無關論」,可為梁振英減壓,顯示中央支持他的工作,不過,據政協委員引述,張德江仍然認同旺角暴亂事出有因。以往,中央認為香港要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以紓解諸多深層次矛盾,今次,張德江仍然說「香港要抓緊機遇及發展」,表示「有發展才可以解決問題」。透過發展解決問題,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只是本港各方面發展滯後和問題累積,原因主要在於現行體制使香港失去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內耗空轉不絕,推動發展成為主觀願望,客觀環境實際上寸步難行。


政治體制不理順

推動發展云乎哉

昨日,立法會在泛民議員拉布下,拖死了版權條例修訂草案,這條草案可強化對知識產權保護,有利業界和創意產業發展,而法例的豁免對創作自由給予足夠空間,原本是平衡各方利益的修訂,但是泛民議員屈從民粹然後以政治鬥爭掛帥,終於使版權條例修訂第二次夭折;較早前拖延3年半才得以成立的創新及科技局,也是泛民議員埋首政治鬥爭、損害經濟發展的實例。在現行政治體制下,若泛民議員繼續癱瘓議會、阻礙施政,政府也毫無辦法,正如版權條例修訂一樣,只能「坐以待斃」。張德江對旺角暴亂肇因的判斷符合事實,不過,即使知道原因所在,那又可以怎樣呢?現在政府連修訂一條草案也做不到,則所謂推動經濟發展而解決問題,就不知道從何說起了。


近期,泛民議員的非理性表現變本加厲,年輕一代嘲笑和平理性非暴力,個別本土團體則崇尚暴力、推動港獨等現象,使不少人反思現狀,因為知道情况持續惡化下去,香港將陷於險境,有人已經提出「回歸理性以挽救民主」,期望社會凝聚共識,把香港帶回正軌。不過,回歸理性需有空間消解紛爭,這個空間就是相對合理的政治體制,做到真正讓選舉和選票解決問題,使整體社會唾棄以打破頭顱方式解決問題的暴力冒險。香港事務綱舉目張,政治體制是綱,餘事皆目,只要政治體制問題理順了,則其他經濟、社會、民生以至深層次矛盾,才有解決的可能。若北京對旺角暴亂認定為非單一、非今日,而是各方面因素的結果,就應該面對政治體制的深層次矛盾,從根本上調整,使香港邁出困境,重拾活力。


■歡迎回應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