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Andersmann是本土品牌,由陳偉文(Raymond)創辦。本來做化工產品的生意,但實在太喜歡潛水表,買了不少(他私底下告訴我是中了Panerai的毒)。可能因為自己是做工業出身,於是嘗試自己設計,設計完又試下找廠合作。最初打算找香港的表廠合作(得明白香港其實也有不少製表公司,1970年代香港製表業曾經十分興旺,但現在只寥寥可數,而廠房通常都在內地),時維2014年。那時接觸的香港公司,全部都沒造一千米防水的腕表,就算能造也沒有能測試一千米水深的儀器,而且同款一造就要造五百枚。其實原意都是投石問路,Raymond一開始已經想找歐洲表廠合作。找了五六間,發了電郵,最後只有兩間回覆,一間瑞士,一間德國。結果,他選了瑞士。
工業出身 設計者技癢落場
Raymond親自設計,其他一切交到瑞士廠房手裏。那是一間很有水準的表廠,某些大品牌都找他們合作(詳細資料不能透露,一個T字,一個B字,都是約三、五萬的價位,猜一下吧)。目標清晰,Raymond只鍾情簡單的潛水款式,甚至覺得日曆都多餘,破壞了清簡的表面佈局。他希望腕表能夠有一千米的防水能力,表殼要夠剛硬。現在整個表殼設計很簡單(圖),只由三個部分組成,即表圈、表殼和表底,直徑47毫米,厚17.6毫米。要提高防水能力,表鏡也得十分厚,現在表鏡厚4.5毫米,表底水晶玻璃也厚4毫米。其餘標準潛水表的功能一應俱備,有單向旋轉的潛水計時圈,有熒光刻度和指針,三文治式的表盤大家都覺得似曾相識吧。自動上鏈,用ETA的2892機芯。換言之100%瑞士製造,只有設計來自港人手筆。
瑞士製造 功能俱全
其實都算一帆風順,難得瑞士廠肯合作生產。草圖雖經幾次修改,但總算順利,prototype交來,都沒有問題(其實Raymond還設計過另一款防水500米的,但對prototype不甚滿意,便暫時擱下)。因為廠方要求最少造1500枚,所以他共設計了五個款式,每款300隻,全部都叫OceanMaster。OceanMaster One用12角表圈,OceanMaster Two用圓形表圈,兩款表圈都有銀鋼或加上黑色DLC塗層兩種選擇。可配膠帶或牛皮帶,定價1280至1480瑞郎,現只接受網上訂購。
與別不同 愈戴愈愛
我問他會不會繼續,他說:「當然會。」我再問:「現在市道不景,智能表又來勢洶洶,怎看腕表前景?」他說:「我相信潛水表始終會有它自己的市場,智能表無論如何也不能取代潛水表。」「但讓人知道是港人設計,你不介意嗎?香港人都媚外,經營一個本地品牌絕對不容易。」
他想了想,輕描淡寫的說:「做什麼生意都難,開茶餐廳也難,盡力而為吧。」喜歡他的通透圓融。不錯,做生意就難,沒guaranteed。跟他聊過,雖然認識不深,但也想他成功。沒偏幫,表着實造得不錯。但老實說,我第一眼看到時,也沒有即時心動,只暗忖,這盤生意很難做呢。約一萬元的機械表,都是入門級別。買入門級別的顧客都追求recognition,沒多少人會願意去買一枚不見經傳的作品。當時實在替他擔心。
後來他把腕表借給我戴,戴了數天,真的愈來愈喜歡。除了設計好,戴在手上也舒適。更大的原因就是喜歡它不見經傳,沒人認識,與別不同。其實我們做很多事情都是為了追求獨立追求個性追求自我。如果你有追求,你會懂的。
文﹕佘宗明
圖﹕品牌提供
工業出身 設計者技癢落場
Raymond親自設計,其他一切交到瑞士廠房手裏。那是一間很有水準的表廠,某些大品牌都找他們合作(詳細資料不能透露,一個T字,一個B字,都是約三、五萬的價位,猜一下吧)。目標清晰,Raymond只鍾情簡單的潛水款式,甚至覺得日曆都多餘,破壞了清簡的表面佈局。他希望腕表能夠有一千米的防水能力,表殼要夠剛硬。現在整個表殼設計很簡單(圖),只由三個部分組成,即表圈、表殼和表底,直徑47毫米,厚17.6毫米。要提高防水能力,表鏡也得十分厚,現在表鏡厚4.5毫米,表底水晶玻璃也厚4毫米。其餘標準潛水表的功能一應俱備,有單向旋轉的潛水計時圈,有熒光刻度和指針,三文治式的表盤大家都覺得似曾相識吧。自動上鏈,用ETA的2892機芯。換言之100%瑞士製造,只有設計來自港人手筆。
瑞士製造 功能俱全
其實都算一帆風順,難得瑞士廠肯合作生產。草圖雖經幾次修改,但總算順利,prototype交來,都沒有問題(其實Raymond還設計過另一款防水500米的,但對prototype不甚滿意,便暫時擱下)。因為廠方要求最少造1500枚,所以他共設計了五個款式,每款300隻,全部都叫OceanMaster。OceanMaster One用12角表圈,OceanMaster Two用圓形表圈,兩款表圈都有銀鋼或加上黑色DLC塗層兩種選擇。可配膠帶或牛皮帶,定價1280至1480瑞郎,現只接受網上訂購。
與別不同 愈戴愈愛
我問他會不會繼續,他說:「當然會。」我再問:「現在市道不景,智能表又來勢洶洶,怎看腕表前景?」他說:「我相信潛水表始終會有它自己的市場,智能表無論如何也不能取代潛水表。」「但讓人知道是港人設計,你不介意嗎?香港人都媚外,經營一個本地品牌絕對不容易。」
他想了想,輕描淡寫的說:「做什麼生意都難,開茶餐廳也難,盡力而為吧。」喜歡他的通透圓融。不錯,做生意就難,沒guaranteed。跟他聊過,雖然認識不深,但也想他成功。沒偏幫,表着實造得不錯。但老實說,我第一眼看到時,也沒有即時心動,只暗忖,這盤生意很難做呢。約一萬元的機械表,都是入門級別。買入門級別的顧客都追求recognition,沒多少人會願意去買一枚不見經傳的作品。當時實在替他擔心。
後來他把腕表借給我戴,戴了數天,真的愈來愈喜歡。除了設計好,戴在手上也舒適。更大的原因就是喜歡它不見經傳,沒人認識,與別不同。其實我們做很多事情都是為了追求獨立追求個性追求自我。如果你有追求,你會懂的。
文﹕佘宗明
圖﹕品牌提供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