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江宗仁﹕G20財長「離地」 恐無板斧長青網文章

2016年02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2月29日 06:35
2016年02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G20會議結束,結果卻又一如預期難以在政策協調上達成具體方案。其實G20在會議前已積極地降溫,一方面叫不要對於寬鬆貨幣政策有期望,又認為市場誇大了危機或對經濟過慮,藉以安撫市場情緒,但最終兩頭不到岸,予人沒有危機意識或突顯各國的無力感,對於目前狀况根本已無板斧應對。會議釋出的訊息與市場或實際情况存在太大落差,投資前景蒙上陰影,或要待各國自打算盤,說一套、做一套逐步上演,形勢才可變得明朗。


從G20會議公報草案來看,成員國對經濟、匯市、資本流動以至英國脫歐等各項風險表示關注,但對於市場關心的經濟上加強合作或協調匯率上,都沒有帶來具體方案,甚至認為金融市場反應過敏、動盪並未能反映全球經濟狀况,包括大多發達國經濟增長溫和及主要新興市場保持強勁增長,但與投資市場的看法比較就顯得「離地」,猶如投資者根本沒法掌握實質情况。


美國剛上調去年第4季經濟增長,高於初值及市場預期,但市場反應並非對前景變得樂觀,而是調低接下來的一季(今年第一季)經濟增長預測,因為去年第四季受到補庫存帶動經濟增長,透支了下一季度增長動力,再者去年第四季細分經濟數據顯示,無論在消費、企業、政府開支及出口都有所轉弱,所謂好過預期的數據也難令人興奮。


結構改革知易行難 匯市隨時再起波瀾

G20大體已看到貨幣政策極限,承認單靠貨幣政策已無法支持經濟增長,需要財政政策及結構改革配合,但面對政府及企業債台高築,現時正是舊債未清、新債又至,制約財政政策的可能,因此強調要注重結構改革。但由2009年歐債危機以至中國提出調整經濟結構已多年,結構改革的路知易行難,尤其全球經濟疲弱、缺乏經濟火車頭,加上產能過剩下,根本走不到出路,最終各國只得在匯率找競爭優勢,匯市隨時再起波瀾。


人行行長周小川在G20會議召開期間,努力釋除投資者疑慮,重申中國不會參與競爭性貶值,並提到光用貨幣政策可能過度,要其他政策跟上。周小川有意無意地提出貨幣政策處於穩健略偏寬鬆,雖然穩健的貨幣政策是官方言詞,實際情况早已不是,但口風上出現轉變,加上此前財政部長樓繼偉表示,中國目前仍有財政空間,今年赤字率將進一步擴大,似乎在其他政策配合下,為貨幣政策加碼鋪路。


人幣隨時「形勢所逼」貶值

周小川認為,內地個人按揭貸款佔總貸款的比重偏低,個人房貸快速發展風險不一定高,意味內地樓市風險不大,間接鼓勵銀行樓按放貸,引導流動性支持樓市發展。表面上知道貨幣及財政政策效力正在遞減,形勢卻無法抗拒,即使人民幣匯率不存在持續貶值基礎,但隨時「形勢所逼」要貶值,並可能打破了近半個多月金融市場平靜,大家要扣緊安全帶才好。


[江宗仁 還看今朝]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