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 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上周五及周六於上海召開,為環球經濟增長放緩及潛在金融危機提供對策,箇中帶來什麼投資啟示?今期封面故事訪問安本資產管理董事及中港股票投資主管姚鴻耀,以及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馬斯金(Eric S. Maskin)為讀者分析最新形勢。兩人均認為,爆發全球金融危機的機會不大,而姚鴻耀更說目前是低吸實力股作為長線投資的好時機。 ”
G20峰會在上周五及周六舉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召開記者會時表示,內地經濟仍然穩健,其結構及質素亦正改善,強調中國貨幣政策仍有空間和可使用工具,財政政策亦將更加積極,而人民幣沒有持續貶值的基礎。該利好言論支持下,恒指上周五升475點或2.5%。安本資產姚鴻耀分析,料中央有能力穩定人民幣匯價,以及避免債務危機爆發;惟他強調,內地經濟今年仍面對下行壓力,故投資中港股票應該以優質龍頭股為優先選擇。
明報記者 葉創成
2016年已過了近兩個月,期內國際油價、MSCI全球指數、恒生指數及上證指數分別下跌16.2%、6.5%、11.6%及21.8%,反映投資者對經濟前景十分審慎。G20財長及央行行長上周亦雲集上海,為環球經濟增長疲弱的局面研究對策。
姚鴻耀分析,今年以來環球股市、特別是中港股市大跌的原因,表面上是跟隨油價尋底,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環球經濟增長疲弱。他解釋,2008年金融海嘯後,全球主要央行先後推出QE(量化寬鬆)、大印銀紙,大量資金流入地產、股票及債券等資產製造泡沫,惟全球經濟增長卻未有明顯起色(編按:2011至2014平均每年全球GDP增長率較2003至2007年低逾1個百分點,見圖),令市場失望。故投資者目前很關心一個問題:「為何環球央行多次推出QE後,全球經濟增長仍然低迷?2008年金融海嘯所遺留的問題是否無法解決?」他分析,由於投資者對環球政府的信心愈來愈低,擔心再推出新政策也無法推動GDP增長,加上油價大跌令中東國家可能出現政治動盪,英國將於6月公投表決是否脫離歐盟亦是不明朗因素,因此拋售股票等風險資產避險。
去槓桿化 內地增長料續放緩
除了環球政經前景不明朗外,姚鴻耀認為,內地經濟面對債務危機,GDP增長放緩成為新常態,更令中港股市承受額外壓力:「目前內地總債務佔GDP的比例偏高,企業債務更是問題重心。過去幾年內地銀行向企業借出巨額貸款,其違約風險頗高,令內銀存在龐大的呆壞帳風險。這問題該如何解決?目前中央政府的債務水平相對較低,可以幫助銀行接收部分呆壞帳,避免經濟出現一場大規模的風暴。但既然中央要控制信貸增長,銀行日後可貸款予企業作擴張業務的資金便會減少,這是一個去槓桿化(Deleverage)的過程,內地GDP增長料將低迷一段時間。」
呆壞帳風險高 籲政府助內銀
姚鴻耀強調,目前國企指數市盈率僅6至7倍,屬歷史低位,估值之低已反映很多負面因素,他傾向相信,中央能夠控制債務危機,即使內地經濟增長持續放緩,個別中港股票仍具長線投資價值,但必須審慎選股。「今年環球經濟、特別是中港經濟估計仍然相當困難,現在還沒有去到足夠低迷的情况,雖然不知道(股市)會再跌多少,估計市場還是會下跌。我們無法百分百準確預測風暴會否出現,但完全沒有這個可能嗎?我不能這樣說。我只能說,今年投資的企業,其財務狀况要非常健全、負債率不要過高、現金流理想,一旦風暴出現時,這些企業至少不會倒閉。希望明年環球經濟會出現復蘇的迹象,當經濟開始復蘇,哪些企業盈利增長較快?一定是質素較好的龍頭公司。」
截至去年底止,姚鴻耀管理的「安本中國股票基金」的五大持股,分別是友邦保險(1299)、怡和策略、港鐵(0066)、萬科企業(2202)及匯豐控股(0005)。據晨星亞洲網站,截至上周三(24日),安本中國股票基金今年以來回報為-8.28%,表現在晨星亞洲統計的53隻香港股票基金中排第一。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