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何國良﹕內地稅務改革已到關鍵時刻長青網文章

2016年02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2月29日 06:35
2016年02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因為一般四年才有二月廿九日,看似珍貴。但亦有人持不同意見,因為他們覺得要多幹一天才拿到二月份的薪水!


正是因為這種不同的意見,市場才有買賣兩方去形成交易,亦是筆者常言市場可愛之處。在現時這個階段,由於是業績公布的密集期,本地市場的焦點亦從海外因素轉移回到公司基本面上。從一部分已公布業績公司所揭示出來的情况,驚喜似乎欠奉。而且,以百分比去看,業績低於預期的還是佔多數。細看當中原因,可以歸納在幾個方面。


首先,除了一兩隻個股的自身原因,我們看到企業都面對銷售收入減少的共同原因,當中在消費類型,能源和原材料相關的行業最為顯著。而且,在原材料行業中,因下游的需求持續疲弱,產品價格更需向下調整以穩住需求,這形成原材料企業在銷售收入實現中的雙重打擊。另一方面,以本地收入為本並以外幣貸款為資本結構的一些企業如造紙和航空等,在業績公布中顯示出相關貨幣波動所造成的匯兌損失,亦回應了前文提及一月份人民幣貸款上升,外幣貸款下跌的現象。相信在未來,企業仍會積極去重組貸款結構,以迴避相關風險。


企業趁市淡 一次過把壞帳清掉

另外,我們亦發現,由於普遍市場對企業業績沒有太大預期,有企業亦可能利用這時機,大刀闊斧地把一些長期積下的壞情况一次過清掉,這就是正所謂的Kitchen sinking。一來市場的反應可能反而不會過大,二來這樣亦可以使公司在一個基數低的位置重新起步。綜觀而言,宏觀環境在經濟下行壓力仍大的情况下,普遍影響了區內公司的營運狀况,這種緊密關係似是公司難以逃脫的命運。


有投資者不禁提出疑問,指在政策方面可否看到新方法去力保不失呢?與經濟師們交流,普遍的意見都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仍然存在,過往的金融以及政策手段只能對冲掉當中部分負冲擊,不能完全將這趨勢改變過來。可是,他們認為,在政策方面,仍然存在有不少可動的空間去支持經濟增長以保持經濟動力去持續改革。這些領域包括多方面:首先,他們都一致認為現時已進入稅務改革關鍵的時刻,如果能妥善解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稅務財政的安排,並促使企業在改革中獲得更有利發展稅務安排,同時個人可支配的消費亦可因而得到釋放,那麼,下游需求不足的問題亦可以得以紓緩。另外,一些政府牽頭的投資項目在私人投資還沒有完全恢復起來之前應是有必要的,如果一月份相關貸款起動起來的現象是一個持續信號,我們便可以在這方面多一分放心。


有效改革是經濟增長基石

最後,有效的金融改革仍是當中的重頭戲,因為它是基石,我們的資金能不能有效地配置到一些有「經濟價值創造」(EVA,Economic Value Added)的行業或企業上是成敗的關鍵。如果資金浪費了,多少金融改革也是徒然。


安保投資亞洲區股票投資主管

[何國良 基金看世界]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