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人大政協兩會於本周揭幕,市場憧憬中央將出台國企改革,提升國企股的投資價值。姚鴻耀分析,國企改革的關鍵之一,是建立體制令員工、特別是管理層的收入及獎勵與上市公司的表現掛鈎,「國企的主要問題是,員工做得好與不好,都是同一份工,其薪酬與工作表現的關連性不高,所以改革主要方向是改善員工薪酬機制,例如將管理層的薪酬與上市公司股價掛鈎。這樣的話,他們日後作資本開支時便會比較審慎,便不會單單為國家政策去做,而是先想一想該決定對股價的影響,這是問題的關鍵。內地政府經常說要盤活國企,那便要作出上述改革,經濟才有新的動力。」
籲國企管理層薪酬與股價掛鈎
具體投資部署方面,姚鴻耀認為,內地個別龍頭國企股本身已具備投資價值,若能推行上述改革,其生產力及競爭力肯定會提高,股價亦自然會有所反映,「我們始終傾向投資好公司,若某一國企業務相當健全,如果她有改革的話,便是一個紅利;但我們不會去投機買入一間非常爛的公司, 然後寄望它改革成為一間好公司,這樣做風險太高。」
克服地方阻力 淘汰過剩產能
兩會另一焦點是如何淘汰過剩產能,姚鴻耀指該政策的落實知易行難,惟期待中央可以迎難而上,「淘汰過剩產能涉及很多利益博弈,真正推行起來很難,例如地方政府便肯定不想面對由此引發的失業問題。但我覺得也是時候改變了,過去地方政府企業效率不高,每間企業都是做同樣的東西、做過剩的投資,目的是提高地方GDP及就業,但現在這增長方式已行不通了,不努力去改革的話,內地經濟的未來增長動力不容易看到。 」
籲國企管理層薪酬與股價掛鈎
具體投資部署方面,姚鴻耀認為,內地個別龍頭國企股本身已具備投資價值,若能推行上述改革,其生產力及競爭力肯定會提高,股價亦自然會有所反映,「我們始終傾向投資好公司,若某一國企業務相當健全,如果她有改革的話,便是一個紅利;但我們不會去投機買入一間非常爛的公司, 然後寄望它改革成為一間好公司,這樣做風險太高。」
克服地方阻力 淘汰過剩產能
兩會另一焦點是如何淘汰過剩產能,姚鴻耀指該政策的落實知易行難,惟期待中央可以迎難而上,「淘汰過剩產能涉及很多利益博弈,真正推行起來很難,例如地方政府便肯定不想面對由此引發的失業問題。但我覺得也是時候改變了,過去地方政府企業效率不高,每間企業都是做同樣的東西、做過剩的投資,目的是提高地方GDP及就業,但現在這增長方式已行不通了,不努力去改革的話,內地經濟的未來增長動力不容易看到。 」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