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夏普突提「或有債務」 鴻海延簽協議 收購現暗湧長青網文章

2016年02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2月26日 06:35
2016年02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夏普(Sharp)董事會昨批准了全球最大電子代工商鴻海提出的7000億日圓(約485億港元)收購案,成為外資收購日本知名品牌的罕見例子。鴻海表示,正檢視夏普剛提交的新信息,將延後簽署最終協議,直至充分理解情况及擬出解決方案。知情人士稱,夏普向鴻海提交價值約3500億日圓(約241億港元)的「或有債務」清單,鴻海正檢視其對未來經營的影響,並未放棄收購。夏普股價昨急跌逾14%至149日圓(約10港元)。


「債務」清單涉約241億

若達成協議,鴻海表示除太陽能電池外,夏普其他主要業務將會延續,並承諾不會泄露夏普的技術,維持公司品牌。對於夏普現有員工的僱用,鴻海曾表示過避免裁員,但最新表示40歲以下不會被裁。


分析師對鴻海收購夏普的財務邏輯表示懷疑,鴻海第三季淨利為11.6億美元,收入為321億美元。鴻海表示,其廣泛的客戶基礎可給夏普的零件業務帶來客戶,預計夏普可望為鴻海貢獻約10%至15%營收。


熟悉鴻海策略的知情人士稱,收購夏普符合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提出的「眼球計劃」,爭取成為高端智能手機屏幕主要供應商。iPhone最貴零件是觸屏,佔製造成本20%以上,夏普正是iPhone屏幕的三家供應商之一。夏普收購案正值鴻海與三星爭奪下一代iPhone顯示屏供應訂單。


Jefferies:符合鴻海多元化業務

投資銀行Jefferies指出,鴻海在夏普任何業務也沒有經驗,不過符合鴻海的業務多元化策略,由利潤率較低的代工業務轉戰利潤率更高的領域。蘋果手機代工佔鴻海銷售額一半以上,但手機業務需求增長開始放緩,鴻海希望通過收購擁有屏幕等技術的夏普對抗三星,並擺脫對蘋果的過度依賴。


研發製造留日本 防技術外泄

外界憂慮收購可能令夏普技術外泄。夏普昨表示,研發和製造仍將留在日本,將採取有效手段防止技術外泄。夏普又宣布,在獲得的注資中,撥2000億日圓(約139億港元)用於新一代OLED面板研發。


(綜合報道)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