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春節前後放寬樓市措施,加上1月份人民幣新增貸款破紀錄高達2.5萬億元人民幣,造就市場流動性氾濫,令資金重投樓市懷抱,數據顯示四大一線城市之中,繼深圳後上海樓價按年急升25%,按月亦有7%升幅,均價達到每平方米3.59萬元的歷史新高,新樓盤一日售罄現象也再出現。
但學者批評,市場刻意營造出供應緊缺,誘惑民眾急「上車」,炒家見有利可圖,自然趁機借貸入市,警告地產泡沫將由地產商轉嫁到自住市民及銀行,救市變害市。
深圳樓價按月升一成
綜合地方國土部門、上海鏈家等數據,四大一線城市當中,僅北京及廣州上月樓價下降,但深圳樓價按月升近一成,上海亦升近7%。新盤暢銷直接加快去庫存,市場機構克而瑞最新數據顯示,四大城市庫存全部降至10個月以下,上海市更只剩3.7個月存量(見表)。
滬擬增中小型住房紓升勢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雖然部分寬鬆政策將一線城市排除於外,但事實上不可避免影響到一線城市民眾心理,因此節後出現上海開發商推出352套千萬元新單位被一日賣光;二手樓市場亦同樣火熱。有上海市地產代理反映,很多業主臨時「撻訂」,節後加價,加幅平均5%;買家被坐地起價也面不改容。
事實上,上海樓市瘋狂已令問題不是去庫存,而是要補庫存,否則樓價上升壓力會持續擴大。內地媒體昨日引述市政府一份文件稱,擬提出中心城區中小型住房(100平方米或以下)供應比例不得低於70%,郊區不低於60%的規範,以增加中小型住房供應量。
穆迪調低內銀評級至「負面」
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易憲容指摘,當政府一直推出救市政策,一直鼓勵入市,炒家便會進入市場,令樓價進一步推高,把房地產泡沫吹得更大,而炒樓的行為雖表面上解決庫存,實際上把風險轉嫁到住房者及銀行手上,一旦樓市轉向下調,泡沫爆破的影響性將比沒救市前更巨大。
就連評級機構穆迪昨日亦發報告指,1月內地信貸大增,令總貸款按年增長達到14.1%,遠超GDP增長水平,對內銀而言只會增加新的呆壞帳風險,中小型銀行資本及流動性更構成壓力,故將內銀評級展望調低為「負面」。
明報記者 陳子凌
但學者批評,市場刻意營造出供應緊缺,誘惑民眾急「上車」,炒家見有利可圖,自然趁機借貸入市,警告地產泡沫將由地產商轉嫁到自住市民及銀行,救市變害市。
深圳樓價按月升一成
綜合地方國土部門、上海鏈家等數據,四大一線城市當中,僅北京及廣州上月樓價下降,但深圳樓價按月升近一成,上海亦升近7%。新盤暢銷直接加快去庫存,市場機構克而瑞最新數據顯示,四大城市庫存全部降至10個月以下,上海市更只剩3.7個月存量(見表)。
滬擬增中小型住房紓升勢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雖然部分寬鬆政策將一線城市排除於外,但事實上不可避免影響到一線城市民眾心理,因此節後出現上海開發商推出352套千萬元新單位被一日賣光;二手樓市場亦同樣火熱。有上海市地產代理反映,很多業主臨時「撻訂」,節後加價,加幅平均5%;買家被坐地起價也面不改容。
事實上,上海樓市瘋狂已令問題不是去庫存,而是要補庫存,否則樓價上升壓力會持續擴大。內地媒體昨日引述市政府一份文件稱,擬提出中心城區中小型住房(100平方米或以下)供應比例不得低於70%,郊區不低於60%的規範,以增加中小型住房供應量。
穆迪調低內銀評級至「負面」
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易憲容指摘,當政府一直推出救市政策,一直鼓勵入市,炒家便會進入市場,令樓價進一步推高,把房地產泡沫吹得更大,而炒樓的行為雖表面上解決庫存,實際上把風險轉嫁到住房者及銀行手上,一旦樓市轉向下調,泡沫爆破的影響性將比沒救市前更巨大。
就連評級機構穆迪昨日亦發報告指,1月內地信貸大增,令總貸款按年增長達到14.1%,遠超GDP增長水平,對內銀而言只會增加新的呆壞帳風險,中小型銀行資本及流動性更構成壓力,故將內銀評級展望調低為「負面」。
明報記者 陳子凌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