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本周Focus.編者話﹕向芬蘭教育先鋒偷師長青網文章

2016年02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2月23日 06:35
2016年02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提起法國,我們不期然會想起時裝、時尚、品味生活;那芬蘭又令你想起什麼呢?angry birds?曾幾何時領先世界手機市場的Nokia?近年它還有什麼令我們眼前一亮?答案是——教育。


從2000年開始,芬蘭參與PISA評估(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這是國際間經常被引用的參考數據。參與國家或地區由2000年的32個增加至2012年的65個,每隔3年舉辦一次。在頭幾次PISA中,芬蘭在閱讀、數學、科學能力上幾乎包辦了頭幾名位置;近年由於多了東南亞國家、城市參與,芬蘭名次有所下跌,但亦有學者指這未必真正關乎其學生的能力,因東南亞學生一向善於應試,故不能作準。雖然芬蘭在PISA排名下跌,但仍無損大部分家長、教師、教育學者對其教育制度的羨慕,因為在不少人眼中,芬蘭教育代表無操練,無考試,無名次,小朋友較易有個快樂童年。


芬蘭人:最注重師生互信

上星期,筆者有機會參與由香港芬蘭商會主辦的芬蘭教育研討會,其中一位講者為芬蘭第二大城市Espoo的教育及文化部總監Dr. Kristiina Erkkila。Espoo是芬蘭教育改革的先鋒城市,Dr. Kristiina提到這個擁有26萬人口的城市,有一半人擁有學位資格,市民教育程度普遍較高,而整個城市亦一直推動平等教育、鼓勵終生學習。


她表示雖然不少人着眼於PISA的成績,但對她來說,這並非是他們最關心的事,反而最注重師生之間,與學校的互信,尤其對教師的倚重及信任。他們擁有教學上的自主權,而政府與教育部門亦很少過問干預。Dr. Kristiina雖沒明言這是否芬蘭教育的成功原因,但也足以讓我們的政府、教育工作者、家長們好好思量一下。


文﹕陳詠詩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