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潘迪藍:日貨幣政策走上不歸路長青網文章

2016年02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2月22日 06:35
2016年02月2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過去3年,日本央行已經不擇手段、豁了出去的力圖重振該國經濟,以及將通脹推上2%。以日本國內的結構性阻力來說,這樣的目標可說是雄心勃勃的。但至少寬鬆的貨幣政策令日圓走軟,確實有助一些大型企業的盈利大幅增長,從而刺激到勞動參與率上升。其結果是,日本的名義GDP恢復增長,令私營企業有條件去增加開支和再投資,日本根深柢固的通縮問題得到部分紓緩。現時,日本只需要讓其脆弱的宏觀經濟穩定下來,根本不需要再進行不必要的干預。


因此,日本央行沒有預先透露口風,就在1月29日突然改變主意,宣布實施負利率政策,將該國金融機構存放在該行的部分資金的存款利率下調至負0.1厘,這是令人失望的。在去年12月7日,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還表示,借貸成本已經很低,日本沒有必要推行負利率。


日本央行推行負利率政策,可能是想藉此顯示它「不惜一切代價」的立場(畢竟,負利率只適用於新做存款)。可是,市場卻會覺得,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正在孤注一擲,因為其量化寬鬆策略已經黔驢技窮、走到盡頭。


市場憂黑田黔驢技窮

甚至可以說,歐洲隨後的大跌市顯示了,當地的投資者亦有着同樣的憂慮。「安倍經濟學」(Abenomics)一直乃是倚靠貨幣去刺激政策,例如透過財富效應、日圓貶值、企業盈利上升等等,從而振興經濟,實現通貨再膨脹。他希望,這可以形成一個自行維持的循環。因此,每當有任何迹象顯示某些政策無效,他總是會落更重的藥、將政策加碼來應對。


現在令人憂慮的是,在日本宏觀經濟背景已經疲弱的情形下,這將會變成一個惡性循環。去年第四季,在消費開支和出口雙雙下跌的情形下,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季下跌了0.4%,以年率計算是下跌1.4%,比市場預期更差。


央行喪失捍衞債市功能

若日圓持續轉強,將可能會引致企業盈利下調、工資難以上升,以及通脹預期轉弱,形成惡性循環。因此,日本央行必須將政策加碼,刺激銀行將它們的負利率存款投入到實體經濟之中(更大的可能性是,投入到孳息率較高的金融資產)。


這意味着,日本央行將會進一步從日本政府債券市場中排擠商業銀行,迫使它們投入到較高風險的金融資產,並希望人壽保險公司、退休基金甚至個人投資者也跟隨。換言之,日本央行其實是正在以資產價格來興建一座「紙牌屋」。


很難知道結果將會怎樣。可是,若日本國債泡沫最終爆破,很明顯,日本央行將無法發揮在最後關頭購買日本國債的功能。原因很簡單,因為到了那時,它已經持有大部分的風險資產。


如果市場愈來愈認為,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正在走向背城借一、孤注一擲的不歸路,那麼股市投資者和企業管理層不再對「安倍經濟學」的通貨再膨脹故事給予「疑點得益」,就不足為奇了。


日股淪為一場貨幣遊戲

因此,日本股市可能會回復到2012年至2014年間的模式。即是說,宏觀經濟、匯率及外部因素對企業盈利增長的影響,比那些企業自己的因素更大。這亦意味着,廣大的日股神話,可能再一次淪為一場貨幣遊戲。


GaveKal Dragonomics資深經濟師

[潘迪藍 國際視野]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