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早前根據荷蘭印象派大師梵高的名畫《在阿爾的臥室》佈置了一間房出租,大受歡迎,但原來這幅名畫經逾100年歲月洗禮已變色,該學院運用多種新技術,數碼重現淺紫牆壁配紫門等原彩展出,希望幫助大眾進一步揣摩梵高手握彩筆時的心情。
油彩書信留線索 X光分析
梵高一共畫了3幅配色大致相同的《在阿爾的臥室》(Bedroom in Arles),分別由芝加哥藝術學院、荷蘭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和法國巴黎奧賽博物館保存。它們如今的色彩與面世時相比均已有偏差。芝加哥藝術學院資深藝術品維修保養科學家卡薩迪奧(Francesca Casadio)指出,梵高在與別人的書信裏留下了關於這個作品的明確顏色線索﹕「他詳細描述過,家具是黃色的,牀罩是紅的,牆壁淺紫,門戶是紫色的,而今天我們看到的是淺藍色牆壁。」
該學院的研究人員從1888年10月完成的第一幅作品採集微量牆壁油彩,用X光熒光光譜分析可見提取自昆蟲的一種胭脂紅的殘餘。藍要加紅才變成紫。研究員繼續分析畫中其他場景,還原色彩配搭。
用色反映繪畫心境
卡薩迪奧指出,現實中阿爾房間的牆是白的,紫色純屬畫家的想像。她說﹕「當你見到視像化版本,就會捕捉到畫家想要傳達的平靜感覺。這種顏色配搭會讓心情平復,更確切的說是停止幻想。」
梵高曾向兄弟稱,在3幅《在阿爾的臥室》中,他認為第一幅是畫得最好的,1889年9月畫的另外兩幅畫的色彩反映他悶悶不樂。卡薩迪奧強調,觀眾如今看到的還原版本僅僅是研究小組所認為剝落顏色的模樣,「除非發明時光機,否則這始終是近似的形象」。
油彩書信留線索 X光分析
梵高一共畫了3幅配色大致相同的《在阿爾的臥室》(Bedroom in Arles),分別由芝加哥藝術學院、荷蘭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和法國巴黎奧賽博物館保存。它們如今的色彩與面世時相比均已有偏差。芝加哥藝術學院資深藝術品維修保養科學家卡薩迪奧(Francesca Casadio)指出,梵高在與別人的書信裏留下了關於這個作品的明確顏色線索﹕「他詳細描述過,家具是黃色的,牀罩是紅的,牆壁淺紫,門戶是紫色的,而今天我們看到的是淺藍色牆壁。」
該學院的研究人員從1888年10月完成的第一幅作品採集微量牆壁油彩,用X光熒光光譜分析可見提取自昆蟲的一種胭脂紅的殘餘。藍要加紅才變成紫。研究員繼續分析畫中其他場景,還原色彩配搭。
用色反映繪畫心境
卡薩迪奧指出,現實中阿爾房間的牆是白的,紫色純屬畫家的想像。她說﹕「當你見到視像化版本,就會捕捉到畫家想要傳達的平靜感覺。這種顏色配搭會讓心情平復,更確切的說是停止幻想。」
梵高曾向兄弟稱,在3幅《在阿爾的臥室》中,他認為第一幅是畫得最好的,1889年9月畫的另外兩幅畫的色彩反映他悶悶不樂。卡薩迪奧強調,觀眾如今看到的還原版本僅僅是研究小組所認為剝落顏色的模樣,「除非發明時光機,否則這始終是近似的形象」。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