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海外支付系統全球插旗 紛紛壓境長青網文章

2016年02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2月15日 06:35
2016年02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正當香港支付系統開始綻放,監管當局又設立牌照制度之時,其他地區的支付系統早已衝出發源地,例如以美國為基地的蘋果公司,去年便揚言旗下支付系統Apple Pay擬於今年進軍香港;至於內地支付系統如阿里巴巴系的支付寶、騰訊(0700)系的微信錢包,亦早已將戰線拉闊到海外,例如台灣、日本、韓國等地區,步伐顯著較香港快得多。


Apple Pay擬今年進軍亞洲

蘋果2014年10月推出旗下支付系統Apple Pay,推出1年多以來,已經接連在美國、英國、加拿大及澳洲「插旗」,今年更計劃遠赴亞洲開戰,包括在香港、內地、新加坡等地開通。


蘋果對頭三星亦有推出自家支付系統Samsung Pay,去年8月已率先在韓國推出,9月進軍美國,並計劃今年會在英國、新加坡、內地等地正式推行。三星與蘋果同樣身為大型手機廠商,故三星亦有意在部分自家手機預先安裝Samsung Pay,而Samsung Pay全球聯席總經理Thomas Ko去年更曾揚言,計劃今年推出的廉價手機會提供手機錢包功能,意味用戶只要使用相關款式的手機,便可採用Samsung Pay,不必再受電訊商限制。


微信支付寶銀彈功勢攻港

面對國際手機巨擘不斷擴大版圖,惟內地「土炮」的支付系統發展速度,亦毫不遜色。阿里巴巴關連公司螞蟻金服旗下的支付寶,早已與多個地區達成合作。現時支付寶足迹遍布香港、韓國、泰國、德國等國家,實體店逾3萬家。


至於在內地市場市佔率排第二的微信支付,開拓海外市場步伐亦不緩慢,至今可在香港、台灣、韓國、日本等地使用。為應付海外結算需求,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均容納多種貨幣,分別支援14種與9種貨幣。


此外,微信支付更善用派紅包等招數來搶客,今年除夕紅包收發總量更逾80億個,按年急增8倍。同期微信海外版WeChat亦在香港正式開通錢包功能,且大派「利市」吸引本港客戶選用,意味香港支付市場早已大軍壓境。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