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農曆新年是子女「青春期」之後理財教育的最佳時機。親子理財專家、中銀香港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雷裕武在農曆新年前與媒體討論親子理財時表示,子女聽不聽父母話是分階段的,幼稚園年齡的子女最聽話,上小學之後子女更聽老師的話,中學之後則是聽老師的話。親子理財一是抓年齡,一是抓時機,若孩子過了聽父母話的年齡,就難以教導。另外,農曆新年則是教育子女理財的絕好時機,需好好利用利市錢。
利市錢三分 陪子女消費
雷裕武建議,根據理財「3S」原則,即Saving(儲蓄),Spending(消費),Sharing(分享),應將利市錢分為三份,當然比例由父母和子女一起決定。「在收利市之前達成協議是非常重要的一點,當子女已經攬住很多利市的時候才講這個問題就太遲」。
雷裕武續稱,大份利市可以拿來儲,但需留一部分給子女消費、自由支配,另一部分教子女捐出去。不使錢學不到東西,當然在子女消費的時候,父母最好陪在身邊。若預計子女利市為兩千元上下,則可與子女講定八成利市錢用作儲蓄,一成用來消費,一成用來捐。但若子女的利市錢高達一萬,則父母需重新考慮比例,利市錢的一成給子女消費是否過大。
「分享」同樣重要,分享意味着有「同理心」,雷裕武認為培養「同理心」最簡單的方法是多留意外界發生的事,家長可為子女提供一些選項讓子女自己決定關注哪一件事。
對於中學以上年齡的子女,若父母有一定投資經驗,則可教子女嘗試利用利市錢投資。雷裕武表示,若投資股票,父母應給出一些建議,或列出幾個可供投資的藍籌股,讓子女在做足功課之後再選擇。父母亦可考慮讓子女投資入場費低廉的基金產品,其優點在於產品組合比較分散。需警惕的是,今年市場波動較大,做什麼投資都不容易。但不可否認的是,賺或賠對親子理財教育並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教孩子懂得投資組合的重要性。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