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隨着罕見的嚴寒天氣漸退,年關又至,雖然小弟的工作室是亂得沒法好好進行大掃除的了,但還是要定期執拾一下,不然工具都各散東西難以找到。
執拾期間才想起,這專欄雖已寫了兩年半,卻從沒仔細地介紹過各種同類但不同樣的工具之分別,故今期將由手鋸開始寫寫,希望能讓入門者了解各種手鋸的用途和分別。
相傳木鋸是由中國百匠之師魯班所發明的,依稀記得小時候念書有讀過這故事,話說一天魯班手腳並用地爬上山尋找木材時,忽覺手指被小葉片割傷流血,好奇下細看葉片雖弱小,但因邊緣帶齒狀,手指快速地擦過葉邊時便會受傷;啟發他下山後以薄金屬片打造成帶尖齒的條狀,配上木框把金屬片拉緊,便成為了手鋸。隨着科技進步,今時今日的手鋸早變得五花八門,特別是日本和歐洲之間,因使用習慣和文化背景不同,手鋸的造型也大相逕庭。
中式鋸 前輩級工具
相傳由魯班發明的中式鋸,可稱為木框鋸、拐鋸等,英文Frame Saw。圖a的當然已是改良版本,上方的拉桿部分用來把鋸片拉緊,鋸片角度更可調節,使用時以朝下方式推鋸,是前輩級師傅必備工具,唯體積較大及不易操控,初學者需要點時間才能掌握用法。
板鋸 初學易上手
最常見的木鋸,稱為板鋸或美式鋸,英文Hand Saw。鋸片較闊長而稍厚,適用於板材切割,亦是以前推方式使鋸,初學者亦能較易上手。
夾背鋸 開榫頭
名為夾背鋸或開榫鋸,英文Tenon Saw。常見的柄有兩種,一是圖中的直柄、二是如板鋸般的手挽形柄,鋸刃上方有金屬邊夾着,防止鋸刃在使用時彎曲,顧名思義主要作開榫頭之用;但因鋸片較闊身,使用時和木材間之摩擦力較大或不易推,遇此情况可抹上小量潤滑油在鋸片上。
日本鋸 手柄設計各異
三者同為日本鋸,手柄設計各異,黑色柄的一種為現時裝修師傅常用,短小的可摺成只有手掌般大小,方便攜帶,長柄者可供雙手同時握柄,三者鋸齒大致相同,使用時主要以後拉式使鋸,因鋸齒尖銳及角度良好,只要使用時手腕夠定便能易於拉推,初學者亦能很快掌握,惟需小心使用,否則傷口破損程度會較嚴重。
兩邊鋸齒 縱橫切
這一大一小的也是日本鋸,統稱Japan Saw,同帶兩面鋸齒,一邊齒稍大而疏,用於縱切;另一邊較小而密,用於橫切。大的一邊當然適合用於開料或榫頭切割,小的因鋸片較薄,可施力弄彎鋸片來進行切割,可貼服地修平凸出的榫頭。
曲線鋸 拉花切曲線
曲線鋸、拉花鋸,英文Coping Saw,用於鋸切彎曲的線條或鋸切較細小的榫頭,一般而言有兩種夾着鋸片的款式,如圖b,一款是鋸片兩邊末端有一打橫突出的部分,用來扣在鋸的前端和手柄前;另一款純粹靠兩個小夾頭把鋸片夾緊,鋸片較易在使用時鬆脫。
弓鋸 切粗壯樹木
弓鋸(Bow Saw)今次介紹的手鋸中最大把的一種,主要用於鋸切粗壯的樹枝或粗木方,使用時的手感和木框鋸有點相似,因用途比較窄,不大合適一般家庭中使用,除非閣下家中的花園太多樹木要鋸。
後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選擇合適的工具來做合適的步驟當然重要,只是手鋸這麼簡單的工具,未接觸過的朋友或許連它們有什麼分別也搞不懂;除此之外,勤於使用亦十分要緊,所謂熟能生巧,一曝十寒的話,即使買來再多再齊全設計再精良的工具也沒用。其實別小看自己的一雙手,除了只懂運用食指在屏幕上「篤來篤去」之外,我們只要肯嘗試,還有很多東西可以憑自己雙手去創造的,不如就由鋸木開始試試吧!
作者簡介:王天仁,中大藝術系畢業,擅用回收木卡板創作平易近人的雕塑,透過作品、教育活動及不同平台,分享所想所見。
www.facebook.com/junkwoodsculpture
文﹕天仁
圖﹕天仁、網上圖片
編輯﹕洪慧冰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