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石琪說戲﹕三打白骨精與毛澤東長青網文章

2016年02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2月07日 06:35
2016年02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明報專訊】猴年賀歲,少不了齊天大聖猴王孫悟空,今天專談《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其他華洋賀歲片下次才談。兩年前台前幕後幾乎都是香港人才的《西遊記之大鬧天宮》,大搞3D電腦特技,其實拍得不好,我很失望,但在中國大陸狂收超過十億元人民幣,再度證明《西遊記》是旺市金礦。現在續集《三打白骨精》仍由鄭保瑞導演,製作更不惜工本。明星陣容大有不同,扮演孫悟空的不再是甄子丹,而由上集演牛魔王的郭富城代替。還有鞏俐演白骨精,馮紹峰演唐僧,小瀋陽演豬八戒,羅仲謙演沙僧,都是上集沒有出現的。


正經多過反斗 悲多於喜

實際上,《三打白骨精》各方面的表現都好過上集。話說大鬧天宮後被佛祖鎮壓於石匣數百年的猴王,獲唐僧解救,與豬八戒、沙僧一起護送唐僧,正式展開西遊取經的漫長歷程。主戲取材《西遊記》第二十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逐美猴王」,屍魔就是想吃唐僧肉的白骨夫人,三次變身都被孫悟空的「金睛火眼」識破打死。然而唐僧誤會孫悟空濫殺無辜,用緊箍咒懲罰他,甚至脫離師徒關係,逐回花果山。


由於內地影市旺盛,本錢雄厚,愈來愈引進荷李活科技,此片做到特技變化多端,出神入化。當然,畫面精巧程度仍與荷李活巨製有些差距,好在借用了外國先進特技,施展中式奇幻,並非一味硬學西式日式。像金箍、金剛棒、金眼火眼等都別具特色。白骨夫人尤其妖艷多變,奇詭奪目,骷髏兵團也不錯。


究竟是否很好看呢?難免見仁見智,不少影迷大概認為賣弄特技吧了,變來變去始終不及荷李活。我則覺得正經多過反斗,悲情多過笑料,但可取的是劇情人物有板有眼,改編原著亦有新意,並非亂改惡搞。意念構思方面,除了導演鄭保瑞,編劇冉平、冉甲男和文寧亦有貢獻。


三打白骨精詩政治寓意

要提提一件往事,關乎郭沫若、毛澤東。早在1961年,郭沫若觀看浙江紹興劇團演出《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後寫了七律詩,大罵唐僧愚昧:「人妖顛倒是非淆,對敵慈悲對友刁。 咒唸金箍聞萬遍,精逃白骨累三遭。千刀當剮唐僧肉,一拔何虧大聖毛。教育及時堪贊賞,豬猶智慧勝愚曹。」


毛澤東作詩回應,表示唐僧情有可原,真正惡毒是白骨精,必須剷除:「一從大地起風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猶可訓,妖為鬼魅必成災。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今日歡呼孫大聖,只緣妖霧又重來。」郭沬若於是按毛詩原韻再作詩附和,奉承主上。


請注意,當年毛澤東位高勢危,不滿溫和派當權,這首三打白骨精詩充滿政治寓意。他自比為金猴孫大聖,要用千鈞棒打倒溫和派的「妖霧」。後來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鬥垮鬥臭當權派,釀成十年浩劫,比白骨精的災害大得多。


迥異毛論調為妖精平反

無論有意或無意,《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跟毛澤東的論調相反,和《捉妖記》同樣為妖精平反。根本上,數百年來在中國和東亞大受歡迎的孫悟空和豬八戒等本身都是妖精,可見妖為鬼魅,未必成災!此片還進一步同情白骨夫人,形容她雖然作惡多端,但前世做人很慘痛,因此想吃唐僧肉後永遠做妖,以免再輪迴投胎做人。這樣改編雖然不符原著,但沒有違反《西遊記》讚揚妖精可以改邪歸正的主旨。


此片亦不同意唐僧完全愚昧之論,他的善心無疑很易受騙,使孫悟空蒙冤受苦,然而片中唐僧「大智若愚」,真誠濟世為懷,最後決定「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捨身挽救白骨精,我認為是全片改編得最好的「開放式結局」。至於唐僧怎樣復活,白骨夫人怎樣演變?則帶來下文待續的懸疑趣味。


郭富城出色豬八戒失準

演員方面,郭富城演孫悟空甚好,不像上集甄子丹面目不清,沒有表情。鞏俐演白骨精造型精工粉飾,飛來飛去,十足奪命妖后,又變身老婦和凡間女子,多姿多采。過去銀幕上的唐僧往往只是陪襯,被猴王搶盡鏡頭,今次馮紹峰外形與性情都較佳,佔戲重要起來。我最不滿意小瀋陽演豬八戒,不夠肥,更不好笑,比不上沙僧羅仲謙的「阿凡達」式扮相。可惜豬八戒角色失準,未能使此片增添應有的喜劇感。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