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健:百度「賣貼吧」背後的互聯網盈利模式長青網文章

2016年02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2月05日 06:35
2016年02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據《新京報》報道,有內地血友病患者發帖求助,稱大約7年前與病友們在百度「貼吧」討論區建立「血友病吧」,並悉心維護,抵制各類廣告和騙子。但百度突然單方面撤除其「吧主」職務,空降「吧主」,原本維護的站規帖和揭露騙子的帖子遭刪除,曾遭打壓的騙子重新活躍。


原因是百度將「貼吧」營運權賣給商業公司,事件曝光後,很多網友和媒體表示出極度憤慨,指摘百度見利忘義。百度「貼吧」將血友病「吧主」換為專注血友病的NGO組織「血友之家」,並稱今後將只選擇與相關疾病領域的專業NGO合作,保障網友利益。


從道德角度來看固然是百度不對,但筆者相信只有從經濟的角度分析,才能看到本質、找出癥結。雖然筆者也飽受百度搜索質量低下之苦,但仍堅信企業的目的是盈利,至於所謂的關愛、道義,應該由NGO來達成;規範與法治,則屬政府份內之事。


「羊毛出在豬身上」

互聯網投資領域有名言「羊毛出在豬身上」,就是互聯網公司拿着投資人的錢提供補貼,快速籠絡用戶。初創企業盈利能力差、現金流不佳,投資人無法用傳統方式估值,也只好參考用戶數。廣告商亦是如此,這就形成了「以用戶量定價——燒錢拉用戶——視優惠補貼為理所當然」的惡行循環。


「貼吧」亦不能免俗:「貼吧」提供免費平台,吸引用戶,等群體成熟後,將其作為依據尋求投資或吸引廣告商,最終實現盈利。


當然有人會對此嗤之以鼻,認為公司低劣才會如此,惟公司也是一肚子苦水,因為國內網民沉浸於免費幻境。換個思路來看,沒有互聯網時,病友大規模交流只能通過聚會,需要支付交通費、場地費、器材費等等,還難逃時間的限制。互聯網服務「低成本」表象的背後,是高昂的隱性開支,包括向運營商繳納的頻寬租賃費、為網站開發維護人員支付的薪酬等等。「貼吧」病友不為此埋單,互聯網公司只能出售廣告。可見,與唯利相對應的,是扭曲的消費觀。


不過病友「貼吧」並非無路可走。如前所述,社會是由多元化實體構成,企業、NGO、政府,各司其職就定能找到出路。企業提供標準化服務,向用戶收取合理的費用;NGO通過慈善機構募資,向企業購買服務,為特定人群提供幫助;政府通過立法,規範企業和NGO的運作,保證公平、公開、公正。這樣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環:特定人群得到幫助,企業實現盈利,NGO打開發展空間,政府減輕負擔,整個社會會從民間活力迸發中受益。


我們至少應該感到欣慰,百度這次邁出了第一步,希望後續其「帕金森吧」、「濕疹吧」、「高血壓吧」也能脫離被商業機構「包養」的狀態,盡快找到專業NGO合作。更希望中國的NGO組織可以健康有序地蓬勃發展,承擔起企業和政府之間空白地帶的責任。


作者是內地資深傳媒人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