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工作了二三十年,到了退休,最開心是可以瞓到自然醒及擁有自己更多私人時間,但可能意料不到的是因為與朋友聚會增加,或者旅行更頻密,令支出超出預期。而且年紀大機器壞,醫療使費也不少。除了心理上的需要之外,心理上也要有所準備。今期我們訪問了兩位已退休人士,他們分享自己退休前後心理及財政的準備。
崔玉霞和史國獻皆是剛退休人士,他們一致認為退休人士要清楚自己支出及財務狀况,不要大約計算,因為自己估計是不準,例如派利市、家中偶會裝修及朋友聚會等。
入市前要做足功課
史國獻表示,自己在58歲退休,在退休之前從事銀行工作,雖然自己在銀行也接觸不同投資產品,但自己理財方式偏向保守,主要是以儲蓄為主,當年銀行利息有達7至8厘。而投資以物業為主,唯在1997年時,他心思思要換樓,當時將自住物業抵押,將相關貸款用作抽樓花,但由於抽不中,順水推舟下將相關資金即時購入一所物業,後來發生亞洲金融風暴,「當時按揭利息又高,曾經高達十多厘,我供了2年,欠債金額還沒有減少」。由於供款利息太高,有感財政壓力,故壯士斷臂將物業蝕讓,經過此役,史國獻要休養生息。
他表示,現時高樓價時期,若沒有充裕資金,不妨先儲蓄,等待樓市回落。他認為不是每時每刻也是入市時機,在未適合時間就先做定功課。他在2000年有個機會調往澳門分行工作,當時澳門樓價十分低,兩房物業只需30多萬元,但由於經過1997年一役元氣大傷後,認為不急於一時,最終等工作穩定及衡量自己財政實力足夠便入市。在退休前將該物業賣出,可抵消1997年虧損。
社交活躍者 須增加預算
退休前要儲備退休後生活費,史國獻表示,以往概念都是預算退休後開支多少,但當實際計算原來是有差別,例如退休生活開支除了醫療外,也有旅行支出,時間多了見朋友飲茶時間也增加,甚至要計算每年新年利市支出也應有預算,他現時每年也要檢討自己在生活上消費模式。他表示,工作時有團體保險,但退休後則要自己負擔,所以在退休前要早些準備,因為醫療開支是要預備。
至於,崔玉霞已退休8年,她在退休前心理準備較多,因為她一向在社交圈子十分活躍,她擔心是退休後少了與同事聯絡,生活圈子一下子縮小,故在退休前己預備自己退休後要學普通話及繪畫,她表示,香港福利都算很好,好像在社區會堂學粵曲上八堂都是60元左右。不過,她笑言自己十分注重打扮,現時也會上美容院「扮靚」,故也有一定支出。
她表示,退休前幾年準備退休生活費已太遲,應該在踏足社會便開始,量入為出是基本理財原則,當然如果退休後維持穩定收入更好,因為心理壓力不會因一下子減少支出而擔憂。她表示除了自住物業外,若有多一間物業作為收租更好,但現時樓價太高,她認為不妨考慮投資車位,車位需要資金低於物業,將車位出租也可以維持在退休後穩定收入。在退休前有機會子女未搬走,需要較大房屋,但當子女搬走了,可以不妨搬細一些房屋,以騰出資金購置第二間,換取穩定租金。
宜選較廉價消費
她坦言,平時會與朋友約會食飯,有時朋友財務狀况較好,常建議去高級食肆聚會,但有時候不是可以負擔,她認為若社會圈子較大,就可以選擇與另外一班朋友去較平民化餐廳。由於退休後以支出為主,故一些消費較大項目有節省的必要。
明報記者
[龍彩霞 理財專題]
崔玉霞和史國獻皆是剛退休人士,他們一致認為退休人士要清楚自己支出及財務狀况,不要大約計算,因為自己估計是不準,例如派利市、家中偶會裝修及朋友聚會等。
入市前要做足功課
史國獻表示,自己在58歲退休,在退休之前從事銀行工作,雖然自己在銀行也接觸不同投資產品,但自己理財方式偏向保守,主要是以儲蓄為主,當年銀行利息有達7至8厘。而投資以物業為主,唯在1997年時,他心思思要換樓,當時將自住物業抵押,將相關貸款用作抽樓花,但由於抽不中,順水推舟下將相關資金即時購入一所物業,後來發生亞洲金融風暴,「當時按揭利息又高,曾經高達十多厘,我供了2年,欠債金額還沒有減少」。由於供款利息太高,有感財政壓力,故壯士斷臂將物業蝕讓,經過此役,史國獻要休養生息。
他表示,現時高樓價時期,若沒有充裕資金,不妨先儲蓄,等待樓市回落。他認為不是每時每刻也是入市時機,在未適合時間就先做定功課。他在2000年有個機會調往澳門分行工作,當時澳門樓價十分低,兩房物業只需30多萬元,但由於經過1997年一役元氣大傷後,認為不急於一時,最終等工作穩定及衡量自己財政實力足夠便入市。在退休前將該物業賣出,可抵消1997年虧損。
社交活躍者 須增加預算
退休前要儲備退休後生活費,史國獻表示,以往概念都是預算退休後開支多少,但當實際計算原來是有差別,例如退休生活開支除了醫療外,也有旅行支出,時間多了見朋友飲茶時間也增加,甚至要計算每年新年利市支出也應有預算,他現時每年也要檢討自己在生活上消費模式。他表示,工作時有團體保險,但退休後則要自己負擔,所以在退休前要早些準備,因為醫療開支是要預備。
至於,崔玉霞已退休8年,她在退休前心理準備較多,因為她一向在社交圈子十分活躍,她擔心是退休後少了與同事聯絡,生活圈子一下子縮小,故在退休前己預備自己退休後要學普通話及繪畫,她表示,香港福利都算很好,好像在社區會堂學粵曲上八堂都是60元左右。不過,她笑言自己十分注重打扮,現時也會上美容院「扮靚」,故也有一定支出。
她表示,退休前幾年準備退休生活費已太遲,應該在踏足社會便開始,量入為出是基本理財原則,當然如果退休後維持穩定收入更好,因為心理壓力不會因一下子減少支出而擔憂。她表示除了自住物業外,若有多一間物業作為收租更好,但現時樓價太高,她認為不妨考慮投資車位,車位需要資金低於物業,將車位出租也可以維持在退休後穩定收入。在退休前有機會子女未搬走,需要較大房屋,但當子女搬走了,可以不妨搬細一些房屋,以騰出資金購置第二間,換取穩定租金。
宜選較廉價消費
她坦言,平時會與朋友約會食飯,有時朋友財務狀况較好,常建議去高級食肆聚會,但有時候不是可以負擔,她認為若社會圈子較大,就可以選擇與另外一班朋友去較平民化餐廳。由於退休後以支出為主,故一些消費較大項目有節省的必要。
明報記者
[龍彩霞 理財專題]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