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評﹕經濟不景須利民紓困 社會對預算案有期望長青網文章

2016年02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2月04日 06:35
2016年02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經濟景氣低迷,近期由黃金地段商舖以至做街坊生意的商號,各行百業都叫苦連天;本港處於經濟下行周期,目前還在早期階段,生意難做只是剛開始,日後情况有多壞,仍然難以想像。在這種情况下,財政司長曾俊華本月24日發表的下年度財政預算案,各方面都會有較高期望,預算案如何對未來經濟景况有較準確估計,然後把資源用於有需要之處,包括協助中小企業、穩定就業和利民紓困措施等,都考驗着預算案是否能回應實際需要。


去年零售業陷寒冬

貨值跌幅慘過SARS

經濟有多壞,由統計處最新公布的2015年12月及全年零售貨值反映出來。去年,零售貨值連跌10個月,而12月跌幅擴大至8.5%,全年跌3.7%。2003年SARS來襲,市面一度宛如死城,不過,當年零售貨值跌幅為2.3%,即是去年的跌幅較2003年更慘重。零售貨值下跌與旅客來港人數減少,特別是內地高消費旅客減少有直接關係,而內地經濟仍在尋底,加上人民幣貶值預期,勢必減低內地旅客外遊意欲;另外,港元因為聯繫匯率成為強勢貨幣,從購物角度而言,其他國家地區對內地旅客的吸引力更大。因此,預期今年內地旅客恢復來港大舉掃貨,機會不高。


本港生意難做,其中主要原因是成本高,特別是租金高昂,在內地旅客掃貨火紅的時日,業界有利可圖,可以維持營運,現在處於退潮之時,生意額不再,租金就成為難以承擔之重。商舖租約大多為期兩年,今年到期的租約,若業主不肯減租,或者減幅不足以讓業界有營運空間,相信不少商舖會選擇結業;另外,飲食業界已經流傳春節過後,將有不少酒樓食肆結業。設若因為租金或其他原因而出現結業潮,會推高失業率,更多人加入失業大軍,若持續惡化,最壞情况會影響社會穩定。


經濟調整之時,老闆和打工仔都不能置身事外,同樣受到影響,只是程度或有不同而已。這種經濟景况,社會很自然把目光投向政府,期望有政策措施協助業界和市民渡過難關。因此,今年的預算案備受關注。


本財政年度,原本預期有368億元盈餘,不過據稅務學會和個別會計師行的估計,盈餘將不止此數,而是介乎750億至955億元之間,即使以最低的750億元估計,仍然較預期盈餘多約380億元,加上本港財政儲備到去月接近8000億元,政府有足夠財力應對經濟下行的影響。儲備要用作不時之需,若社會市民有需要的時候,「財爺」仍然一毛不拔,於情於理都不合,因此,今年預算案若沒有措施應對經濟下行,社會或有較大反彈。即使如此,政府仍然不能胡亂派糖甚至派錢。


穩住中小企保就業

仍應籌謀擴闊稅基

多年前,曾俊華在預算案給每人派6000元的舉措,偏離審慎理財原則,引來猛烈批評,許多人記憶猶新,今年切勿重蹈覆轍。利民紓困措施既要惠及基層市民,同時不要忘記中產人士;此外,經濟不景,政府宜着力給中小企業提供適當協助。中小企僱用大量勞動人口,它們在經濟低迷時期,存活能力較低,若捱不住而結業,會有更多人失業,可以說穩住中小企,就是穩住就業人口。經濟下行期間,銀行對於中小企的借貸會較為保守,以往政府設立的「中小企貸款保證」,可以協助中小企融資,讓它們維持營運,今次政府有必要作同樣承擔。


經濟下調,政府的財政收支將不會再那麼裕如,一般估計,下年度政府在薪俸稅、利得稅以至印花稅收入都會減少,即使仍然有盈餘,勢將不若最近幾年那麼多,而隨着老年社會到來,勞動人口減少,會影響政府的收入。過去幾年的預算案,都有觸及老年社會與財政收支的關係,不過點到即止,今年的預算案,期望「財爺」坐言起行,籌劃以實際措施應對預期將出現的收支失衡問題。


即使在經濟不景之際,政府仍然要為長期財政收入籌謀。若現行稅收結構不變,未來納稅人稅負將日益沉重,政府收支將出現結構性赤字。現在是政府提出討論擴闊稅基的時候,策劃增加間接稅種,例如商品稅等,確保日後有足夠資源應付需要。現在開展討論開徵商品稅,甚至制訂具體徵收方案,不等於就要即時執行,方案可「備而後用」,待經濟景况好轉,條件成熟之時才落實。旅遊業是本港經濟主要支柱之一,若開徵商品稅,單是從旅客徵收的稅款,已經十分可觀。及早推動此事,就有機會在適當時候推行落實,對本港財政收入和應對老年社會的需要,都有正面積極意義和作用。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