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湯文亮:無法理解的負資產重現長青網文章

2016年02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2月01日 06:35
2016年02月0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我認為這是一葉知秋,在去年第四季,業界不少人認為樓市仍然是風平浪靜,事實上樓價指數雖然下跌,亦只不過比最高峰下跌了6%,根本不會出現負資產,好似2014年第三季只出現一單還說得過去,有95宗負資產實在是太多,而且,我想信這只不過是開始,今年第一季將不會少過500宗,第二季將會超越1,000宗的警戒線。


房屋政策應負部分責任

今次事件令人覺得撲朔迷離的是樓價指數在去年底與高峰時比較,亦只不過下跌了6%至7%,即使銀行職員可以承做九成按揭,都不應該出現負資產,而且在一季內有沒有95個銀行職員申請九成按揭都是一個疑問,就算是銀行內部,都不是那麽容易批出九成按揭,尤其是一些即將被離職的職員,如果不是離職,即使物業價格下降,只要仍然有供款,都不會歸納為負資產個案,雖然金管局話負資產來自銀行職員貸款,我認為這只是部分,不過,不會是按揭證券公司,因為壓力測試甚為嚴謹,我認為負資產重現,香港的房屋政策應該負上一部分責任。


無逆周期措施 負資產不堪設想

除了銀行職員,按揭證券公司,那些買了資助房屋的人,在政府希望人人能夠做業主的計劃下,房屋政策凌駕金管局監管按揭貸款制度下,亦很容易取得九成按揭,這些人根本不能通過壓力測試,在入伙後根本沒有能力供款,在銀行給予3個月的寬限期後收樓,在資不抵債下,負資產個案才會出現,嚴格來說,第四季是反映第三季的個案,當時,樓價指數還在創新高,理論上是沒有可能出現,這是一個暫時未能夠解釋現象。不過,無論如何,負資產出現,對樓市是一個大警號,亦確認金管局這幾年的逆周期措施是行對了路,那些負資產個案是在逆周期措施不能發揮作用的情况下出現,如果沒有逆周期措施,負資產數字是不敢想像。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