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人民日報》日前陸續發表了數篇署名文章,強調當前人民幣出現的小幅回檔實屬正常,人民幣不具有大幅貶值的空間;金融大鱷索羅斯等對冲基金對人民幣及港元的挑戰不可能成功。但這似乎並沒有完全讓市場信服,很多市場參與者仍然擔心人民幣大幅貶值,帶來匯率上的損失,或者拖累中國本來就孱弱的經濟進一步大幅下滑。其實,縱觀國際局勢與當前世界經濟的基本面,人民幣大幅貶值的基礎已經不存在,人民幣在整個2016年將會保持相對穩定甚至會有小幅升值。
取決匯率的兩個因素
首先要明白所謂人民幣匯率是指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其取決的主要因素有兩個﹕美元的走勢以及人民幣的走勢。一年多以來,美元勢如破竹,升勢凌厲。主要原因無非是對美聯儲連續加息的市場預期不斷升溫。但其實美聯儲在去年12月的加息的主要目的是想宣告美國貨幣政策開始走向正常化。美國目前沒有通貨膨脹的壓力,經濟放緩迹象顯現,加息其實就是擺個姿態。果不其然,1月28日美聯儲一如預期按兵不動,同時宣稱對未來加息將更加謹慎。利率期貨預計3月加息的概率只有27%。目前看來,此前有人對美國今年將4次加息的預測明顯過於激進。一旦市場認識到美國2016年只有一到兩次加息,美元的強勢將隨即反轉。伯南克前幾天說美元已經見頂,大有機會不是空穴來風。
再說人民幣,市場現在一面倒看空人民幣,各種最壞的預期、最差的情景、最恐怖的預言都喧囂一時。例如索羅斯就指出中國債務重,整體債務佔GDP的比重已經是2014年第二季的282%,高於美國的269%,中國經濟的硬着陸不可避免等。另有路透社引用對冲基金的言論,指中國1月份的外匯儲備降幅可能擴大一倍至2000億美元,令中國當局更有可能允許人民幣出現一波大幅貶值。也有所謂金融專家建議讓人民幣一次貶值50%。然而這些聳人聽聞的說法,無非是市場投機者在製造輿論聲勢,充其量只是某些人想在人民幣暴跌中大發其財的白日夢。
國家資產負債穩健 外界過度擔憂
關於中國債務的說法完全是不知所云。首先中國的債務大部分是人民幣本幣債務,完全可控,且數量也遠遠比不上美國的外債規模。中國政府對社會資產的控制遠超美國,國家資產負債表其實非常穩健。人民幣突然大幅貶值的結果只會讓很多企業破產,老百姓驚慌失措,國內資本進一步瘋狂外流,百害而無一利,中國當局是斷然不會做的。人民幣前期是有些高估,但經過這段時間的貶值之後,高估程度有所改善。推動人民幣進一步貶值帶來的利益,在現階段已經比不上保持匯率穩定、確保經濟運行穩定的作用。中國當局向市場釋放的信息已經充分表明了其穩定人民幣的意圖。對境外人民幣存款徵收存款準備金等措施也大大提高了做空人民幣的成本。說到底,人民幣還不是一個自由兌換貨幣,匯率到底如何走,還要看中國政府。所以今年人民幣已經基本上沒有貶值的空間。
此外,目前外界對中國經濟顯然過度擔憂。中國經濟多年前已經顯著放緩,傳統的粗獷型、傳統經濟早已經過了高峰期,產能過剩帶來的產業寒冬已經持續了多年。中國當前的領導者已經清楚看到了問題的本質,中國經濟必須經歷從高速無效增長到低速高效增長的轉變。最近提出的供給側改革、稅務減免政策、地方債務置換計劃、開放二孩等等都是對症下藥,不敢說藥到病除,但長久效果一定會慢慢浮現。大規模的反貪活動雖然在短期內抑制了官員大批特批基建工程的欲望,但從長期來看,減少了浪費、改進了效率、提高了官員幹部素質,對中國經濟發展其實是重大利好。
綜上所述,短期來看美元很有可能告別此次的強勢升值周期,非美元貨幣要開始迎來一波強勁反彈。人民幣匯率在中國當局的管控下,將繼續保持平穩。對中國經濟硬着陸的擔心,將會帶來低價買入優質中國資產的機會,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是對冲基金投資總監
取決匯率的兩個因素
首先要明白所謂人民幣匯率是指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其取決的主要因素有兩個﹕美元的走勢以及人民幣的走勢。一年多以來,美元勢如破竹,升勢凌厲。主要原因無非是對美聯儲連續加息的市場預期不斷升溫。但其實美聯儲在去年12月的加息的主要目的是想宣告美國貨幣政策開始走向正常化。美國目前沒有通貨膨脹的壓力,經濟放緩迹象顯現,加息其實就是擺個姿態。果不其然,1月28日美聯儲一如預期按兵不動,同時宣稱對未來加息將更加謹慎。利率期貨預計3月加息的概率只有27%。目前看來,此前有人對美國今年將4次加息的預測明顯過於激進。一旦市場認識到美國2016年只有一到兩次加息,美元的強勢將隨即反轉。伯南克前幾天說美元已經見頂,大有機會不是空穴來風。
再說人民幣,市場現在一面倒看空人民幣,各種最壞的預期、最差的情景、最恐怖的預言都喧囂一時。例如索羅斯就指出中國債務重,整體債務佔GDP的比重已經是2014年第二季的282%,高於美國的269%,中國經濟的硬着陸不可避免等。另有路透社引用對冲基金的言論,指中國1月份的外匯儲備降幅可能擴大一倍至2000億美元,令中國當局更有可能允許人民幣出現一波大幅貶值。也有所謂金融專家建議讓人民幣一次貶值50%。然而這些聳人聽聞的說法,無非是市場投機者在製造輿論聲勢,充其量只是某些人想在人民幣暴跌中大發其財的白日夢。
國家資產負債穩健 外界過度擔憂
關於中國債務的說法完全是不知所云。首先中國的債務大部分是人民幣本幣債務,完全可控,且數量也遠遠比不上美國的外債規模。中國政府對社會資產的控制遠超美國,國家資產負債表其實非常穩健。人民幣突然大幅貶值的結果只會讓很多企業破產,老百姓驚慌失措,國內資本進一步瘋狂外流,百害而無一利,中國當局是斷然不會做的。人民幣前期是有些高估,但經過這段時間的貶值之後,高估程度有所改善。推動人民幣進一步貶值帶來的利益,在現階段已經比不上保持匯率穩定、確保經濟運行穩定的作用。中國當局向市場釋放的信息已經充分表明了其穩定人民幣的意圖。對境外人民幣存款徵收存款準備金等措施也大大提高了做空人民幣的成本。說到底,人民幣還不是一個自由兌換貨幣,匯率到底如何走,還要看中國政府。所以今年人民幣已經基本上沒有貶值的空間。
此外,目前外界對中國經濟顯然過度擔憂。中國經濟多年前已經顯著放緩,傳統的粗獷型、傳統經濟早已經過了高峰期,產能過剩帶來的產業寒冬已經持續了多年。中國當前的領導者已經清楚看到了問題的本質,中國經濟必須經歷從高速無效增長到低速高效增長的轉變。最近提出的供給側改革、稅務減免政策、地方債務置換計劃、開放二孩等等都是對症下藥,不敢說藥到病除,但長久效果一定會慢慢浮現。大規模的反貪活動雖然在短期內抑制了官員大批特批基建工程的欲望,但從長期來看,減少了浪費、改進了效率、提高了官員幹部素質,對中國經濟發展其實是重大利好。
綜上所述,短期來看美元很有可能告別此次的強勢升值周期,非美元貨幣要開始迎來一波強勁反彈。人民幣匯率在中國當局的管控下,將繼續保持平穩。對中國經濟硬着陸的擔心,將會帶來低價買入優質中國資產的機會,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是對冲基金投資總監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