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江宗仁:入市只宜博聯儲局放鴿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27日 06:35
2016年01月27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日跌479點,收報18860點,成交金額772億元。A股暴瀉6.4%插穿股災底,再次自我引爆波及全球,港股首當其衝再失19000點關口,油股、保險股成重災區。期指尾市轉高水,夜期再升,一來油價倒升、歐洲股市跌幅收窄,但亦可能與明天期指結算有關。A股暴跌原因眾說紛紜,但中央堅拒降準令市場大失預算,即便資產荒之下債息亦有所上升,二來人民幣不貶值,資產價格便要作出相應調整;三來失守股災底後,AH股溢價指數仍高達139.19,為A股帶來巨大拉力。


A股徹底向下突破,成交持續低迷,滬深兩市周一成交額才4229億元,昨日急瀉亦僅5230億元,似乎價格並未低殘至足以吸引資金進場。兩市融資餘額截至周一已17連降,但仍然達到9752億元,若市况繼續插水式下跌,一旦出現斬倉潮時,威力依然很巨大。


A股暴跌,大家都在找原因,但其實同一批企業,6個月後更差的經濟和企業盈利,下跌也是很正常的事。再說,相對於香港H股溢價仍達40%,這個差距較兩地奶粉價格差更大,要麼H股上升,要麼A股下跌,暫時看不到前者有可能出現,便惟有A股回到地面。


從政策層面看,自「供給側改革」面世後,人行就再沒有減息降準,7天回購利率一直在2.5厘徘徊,官方解釋是不會大舉放水,把維持利率在一定水平,以有利於消滅殭屍企業。此舉令市場大失預算,即使人行注入天量流動性,上周淨投放13,075億元,昨日又逆回購達4400億元,但市場回購利率亦只能維持平穩,10年期債息亦從2.7厘回升至2.9厘。


「供給側改革」面世 再無減息降準

與此同時,經歷兩次慘痛教訓,中央似已決定不再打貶值的主意,昨日離岸價因A股急挫而跌至6.62水平,亦很快看到疑似干預的手影。但無論是官方實際立場還客觀來看,人民幣幣值都是高估,中央也只好盡力實施外匯管制(這可能才是港股、港匯、澳門博彩收益急瀉的元兇),但投資者也不是儍的,很自然會把匯價因素考慮在內,例如洋山港期銅相對於倫銅溢價每噸為102.5美元,11月底時才72.5美元。若匯價調節不了,便要估值來彌補。


債券是避風港 短期下跌僅技術因素

A股是一個被扭曲的市場,實際上對周邊以至全球的直接影響很有限,只是大家怕A股崩潰或引發金融市場系統性風險,以及擔心這是內地資產的一個縮影,其他大類資產如物業、債券等亦會跟隨。筆者認為債券是避風港,短期下跌只是技術性因素,不會像股市般崩盤,跌得多就會有買盤,中長期看,無風險利率走向零亦是大趨勢,但樓市則顯然是槓桿上的牛市,尤其是一、二線城市,只是現在處於相當於上證4000點還是5000點則不好說。


低位波動具值博率

至於港股,筆者認為本周很受期指結算影響,到周四及周五則有聯儲局和日本央行議息會議,同時油價是短期主導因素,昨日歐洲股市曾跌2%,油價倒升後亦跟隨轉升。


現在看是低位波動市,低吸博反彈是有一定值博率,但考慮到潛在的升幅,以及在劇烈波動市中獲利的概率,實際上卻又有點雞肋的感覺。例如昨晚油價上升,港股今市可能漲1%至2%,但聯儲局一個字、一句話,又可把市場氛圍改變。入市與否,就是賭博聯儲局釋出鴿派信號,邏輯上是概率較大的事,但最終還是與運氣的關係較大。


[江宗仁 還看今朝]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