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評﹕市場波動輸少當贏 外匯基金任重道遠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23日 06:35
2016年01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金管局公布,去年外匯基金投資虧損183億元,這是2008年以來首次錄得虧損。從投資回報角度,外匯基金的表現令人失望,不過,放在去年全球金融市場波動的景况審視,外匯基金投資回報率負0.6%,有學者認為表現已經較不少國家的主權基金好。即使如此,今年全球投資環境充斥着負面消極因素,爆發金融危機的機率愈來愈高,如何讓民脂民膏的外匯基金盡量減少損失,不單是金管局的責任,政府也應該籌謀。


美國舉措史無前例

投資環境危疑詭譎

去年12月,美國聯儲局啟動另一次加息周期,為了紓緩對市場的衝擊,聯儲局官員一再表示加息步伐只會緩進。美國加息的背景,是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聯儲局「印銀紙」救銀行、救經濟之後;現在美國經濟改善了,但是它製造出來的游資熱錢,規模之大史無前例,加息即是「退市」,而已被海量游資熱錢扭曲的市場,會發生什麼事?出現什麼狀况?因為史無前例,所以無法預估。如今市場環繞聯儲局加息時間的猜測,即使是片言隻語都會形成市場波動。可以說,美國加息是懸在全球市場頭上的劍,使投資環境充滿危疑變數。


本港外匯基金的投資回報,近年已經低於歷年平均約6%。以2014年而言,投資回報只有1.4%,以資產超過3萬億港元的外匯期金而言,不少人都說這個回報率不及格。2015年更錄得虧損,反映這類主權基金在「史無前例市場」的投資表現,沒有最差、只有更差。


另外,除了美國加息,中國經濟放緩備受關注,市場對人民幣貶值的預期,正在觸動中國以至其他主要市場。近期,市場有關中國經濟軟着陸、硬着陸的討論,成為熱點,連美國財政部長傑克盧(Jack Lew)出席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會議時也談及;他說由於中國經濟正在轉型,對其增長放緩不感意外。但他認為中國必須貫徹改革,令經濟得以軟着陸,否則代價非常大。


有理由相信美國也期望中國經濟軟着陸,因為以中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美國與中國經貿聯繫緊密,若中國經濟硬着陸,起碼會影響復蘇中的美國經濟。不過,綜合美國加息、中國經濟持續下行、大宗商品例如原油價格跌跌不休,以至中東亂局、東亞情勢緊張等,全球多方面事務充斥着負面消極因素,有什麼風吹草動,都會牽動金融市場。因此,今年全球不僅政經不靖,會否爆發區域性甚至是全球金融風暴,已經成為舉世懸念。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投資前景難以預測,今年1月尚未完結,投資市場已經大上大落,他相信今年投資前景困難,云云。對本港而言,值得警惕的是市場波動顯得愈來愈埋身。近日港元匯率顯著貶值,引來是否又有國際大鱷食髓知味,重演當年狙擊港元、沽空港股以牟利的操作。銀行公會透露本港銀行體系結餘仍然高達約3700億元,反映資金未有從本港市場大幅流走,港元亦無被狙擊。陳德霖的警示,讓人知道作為捍衛港元尖兵的他,應該有所準備;銀行公會的業內人語,也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不過,歷來金融風暴之來襲,都是出其不意,然後大鱷飽食遠颺而去。


政府應以非常時期

體待市場潛伏危機

今年金融市場,明擺着的是市場波動,金融風暴說不定在什麼時候也就爆發。歷經1997、98年的慘痛教訓,本港對可能再傷筋錯骨的金融事態,未來一段日子適宜視為非常時期,要有非常舉措應對可能的衝擊。目前本港財金事務由財政司長領導,涉及部門與單位應該加強協作、匯報,讓各種情况第一時間匯集中樞,然後及時應對。金融風暴發生在電光火石之間,遲緩出招,可能已經遭受重大損失,當局要思考在運作上做到爭分奪秒。當局或許可以更進一步,在非常時期成立臨時專責小組,從組織上確保掌握敵情、及時回擊,待市場回復常態之後,小組就解散。


外匯基金主要功能在維持港元穩定,現在環球市場種種景况,潛伏着需要動用外匯基金護盤的可能。回首當年國際大鱷狙擊港元的一幕一幕,政府有責任作更充分準備,若再發生類似狙擊,起碼要做到外匯基金輸少當贏,不致讓港人的民脂民膏再度成為國際大鱷的點心。今次美國「退市」,有人以「剪羊毛」來形容,認為美國多年來的所謂「量化寬鬆」,已經養肥了市場,特別是新興市場。現在美國要剪掉羊牯厚厚的羊毛,滿載而去,被剪去一身毛的羊則變得光禿禿,怪可憐的。本港要避免再做那頭光禿禿的羊牯。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