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雖然行星九仍未被觀測到,但以數學模型來「追星」的方法,有往績可尋。法國數學家勒維耶(Urbain Le Verrier)1846年基於天王星的不尋常軌道,推斷有一顆大行星存在。結果3個月後,柏林天文台的天文學家依照他的計算觀測,在推測的位置附近發現海王星。
現代數學模型電腦模擬推算
天王星軌道令部分天文學家懷疑可能還有另一顆行星存在。富商洛厄爾(Percival Lowell)1906年展開尋找X行星的計劃。到了1930年,天文學家發現冥王星,可是其體積太小,難以影響天王星。直至1992年,天文學家依太空船「航行者」取得的新數據計算,發現天王星與海王星的軌道並不受另一行星影響。
追尋X行星的行動未因此終止。布朗在2003年發現比冥王星小的塞德娜(Sedna),當時它是太陽系內所知最遙遠的天體,它最近太陽的位置在柯伊伯帶以外,不受海王星引力影響,意味着海王星以外還有一個更具質量的天體存在。在此之後,天文學家又再發現另外5個遙遠星體,它們的軌迹就像6塊以不同速率運轉的鐘表,但近日點卻聚在一起。布朗等人推算,這一現象碰巧發生的可能性僅為0.007%。他們用數學模型及電腦模擬排除其他可能性,認為只有擁有相當引力的行星才足以影響這幾顆星體的運行。
現代數學模型電腦模擬推算
天王星軌道令部分天文學家懷疑可能還有另一顆行星存在。富商洛厄爾(Percival Lowell)1906年展開尋找X行星的計劃。到了1930年,天文學家發現冥王星,可是其體積太小,難以影響天王星。直至1992年,天文學家依太空船「航行者」取得的新數據計算,發現天王星與海王星的軌道並不受另一行星影響。
追尋X行星的行動未因此終止。布朗在2003年發現比冥王星小的塞德娜(Sedna),當時它是太陽系內所知最遙遠的天體,它最近太陽的位置在柯伊伯帶以外,不受海王星引力影響,意味着海王星以外還有一個更具質量的天體存在。在此之後,天文學家又再發現另外5個遙遠星體,它們的軌迹就像6塊以不同速率運轉的鐘表,但近日點卻聚在一起。布朗等人推算,這一現象碰巧發生的可能性僅為0.007%。他們用數學模型及電腦模擬排除其他可能性,認為只有擁有相當引力的行星才足以影響這幾顆星體的運行。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