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日升398點,收報19635點,成交金額829億元。中國第4季經濟增長6.8%,2015年全年增長6.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1.1%,不及預期的11.3%,也較前值11.2%回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比11月回落0.3個百分點。整體數字不過不失,但市場一是質疑其真確性,二是擔心12月經濟進一步放緩,數字公布後港股先升後跌,但A股早市尾盤挾上,午後再爆升突破3000點,帶動港股、整體亞洲市場以至歐美股市均顯著反彈。
中國經濟差、負債重人所共知,市場害怕的是突如其來的政策,暫時看人民幣是穩定下來,不升也不跌,投資者對匯率略為放心,由周期類到新經濟行業的板塊皆彈升。
過去兩年中國經濟一直向下,在企業和地方政府槓桿水平已加無可加之下,發改委所謂的維穩工程項目都有如石沉大海,就算強行動工,後續資金亦很難到位,大量重點鐵路工程亦進度緩慢,很多農民工都被拖欠工資。企業層面無法再刺激,但民眾負債水平仍低,故2015年力谷樓市,至少1、2線城市還是有聲有色,深圳樓價更爆升50%,較香港97年更厲害;第4季推出汽車購置稅優惠,反應亦見熱烈,顯然刺激民眾加槓桿,是中國推動經濟增長的唯一出路。中共能否真的走向小政府、大市場,是決定其改革成敗的關鍵所在。
政策零透明度 市場最大恐懼
這些是中長期的事,短期來說,投資者的要求只是很卑微,就是中國別再做些震撼市場的事。經濟和企業盈利差,但中港股市已跌了那麼多,也充分反映了;債務高擔心違約,但地方債短期內無問題,企業是危險一些,但暫時仍能拖、仍有空間承受,市場亦未悲觀到擔心銀行體系即時會崩盤。反倒是零透明度的政策,才令市場感到莫名恐懼,假如人民幣貶值10%會如何?有什麼連鎖反應?新興市場會否崩潰?大家心裏都無底,於是爭相逃離。
過去一周離岸市場被嚴重扭曲,但人行也奪回了匯率定價權,6個月內兩度震散全球,相信不會再貿然出招了吧?無論離岸和在岸價都在6.6水平附近徘徊。匯率這個變數,短期內很可能成為已知數,盈利和市盈率就變得有意義起來,就昨日市况來看,由產能嚴重過剩、極低殘的傳統周期性行業,到新經濟行業如軟件、醫藥、環保等全都大升。
過去兩周的市况實在很駭人,故昨日反彈之勢漸成,不少股份又破腳穿頭,但成交金額亦僅829億元,相對近日一般為750億元左右,也不過是多了約10%。審慎看是買盤並不強,令大家卻步,但本輪升浪應是反彈而非反轉,反彈浪要成交上升配合,惟一旦激增顯示大家都入市,在基本因素惡化而估值又修復後,應該做什麼?自然是沽貨了。
恒指偏離50天線逾10% 往往能回歸
現在去估能反彈至什麼水平,都是靠估,但一般來說,當恒指偏離50天線超過10%,往往就會回歸,例如去年9月7日及9月29日,分別偏離達14.3%及10.1%,最終均成功反彈。以周一收市價計,偏離度為11.4%,只要中央手下留情,筆者估有力回到20天線至50天線水平。但博反彈是高風險低回報的工作,去年9月至今大家賺錢了嗎?一切小心為上。
[江宗仁 還看今朝]
中國經濟差、負債重人所共知,市場害怕的是突如其來的政策,暫時看人民幣是穩定下來,不升也不跌,投資者對匯率略為放心,由周期類到新經濟行業的板塊皆彈升。
過去兩年中國經濟一直向下,在企業和地方政府槓桿水平已加無可加之下,發改委所謂的維穩工程項目都有如石沉大海,就算強行動工,後續資金亦很難到位,大量重點鐵路工程亦進度緩慢,很多農民工都被拖欠工資。企業層面無法再刺激,但民眾負債水平仍低,故2015年力谷樓市,至少1、2線城市還是有聲有色,深圳樓價更爆升50%,較香港97年更厲害;第4季推出汽車購置稅優惠,反應亦見熱烈,顯然刺激民眾加槓桿,是中國推動經濟增長的唯一出路。中共能否真的走向小政府、大市場,是決定其改革成敗的關鍵所在。
政策零透明度 市場最大恐懼
這些是中長期的事,短期來說,投資者的要求只是很卑微,就是中國別再做些震撼市場的事。經濟和企業盈利差,但中港股市已跌了那麼多,也充分反映了;債務高擔心違約,但地方債短期內無問題,企業是危險一些,但暫時仍能拖、仍有空間承受,市場亦未悲觀到擔心銀行體系即時會崩盤。反倒是零透明度的政策,才令市場感到莫名恐懼,假如人民幣貶值10%會如何?有什麼連鎖反應?新興市場會否崩潰?大家心裏都無底,於是爭相逃離。
過去一周離岸市場被嚴重扭曲,但人行也奪回了匯率定價權,6個月內兩度震散全球,相信不會再貿然出招了吧?無論離岸和在岸價都在6.6水平附近徘徊。匯率這個變數,短期內很可能成為已知數,盈利和市盈率就變得有意義起來,就昨日市况來看,由產能嚴重過剩、極低殘的傳統周期性行業,到新經濟行業如軟件、醫藥、環保等全都大升。
過去兩周的市况實在很駭人,故昨日反彈之勢漸成,不少股份又破腳穿頭,但成交金額亦僅829億元,相對近日一般為750億元左右,也不過是多了約10%。審慎看是買盤並不強,令大家卻步,但本輪升浪應是反彈而非反轉,反彈浪要成交上升配合,惟一旦激增顯示大家都入市,在基本因素惡化而估值又修復後,應該做什麼?自然是沽貨了。
恒指偏離50天線逾10% 往往能回歸
現在去估能反彈至什麼水平,都是靠估,但一般來說,當恒指偏離50天線超過10%,往往就會回歸,例如去年9月7日及9月29日,分別偏離達14.3%及10.1%,最終均成功反彈。以周一收市價計,偏離度為11.4%,只要中央手下留情,筆者估有力回到20天線至50天線水平。但博反彈是高風險低回報的工作,去年9月至今大家賺錢了嗎?一切小心為上。
[江宗仁 還看今朝]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