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日前,內地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透露,有關開徵房地產稅的內部爭議仍然較大,目前不推出的原因之一是考慮到樓市情况和「去庫存」的主要方向,「一旦推出可能會影響樓市」。
「去庫存」成樓市主旋律
去年12月中旬,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化解房地產庫存,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推進以滿足新市民為出發點的住房制度改革,擴大有效需求,穩定房地產市場。目前,「去庫存」成為樓市的主旋律。據統計,截至去年11月末,內地商品房待售面積達6.9637億平方米。
庫存走高表明行業的系統性風險加大,倘若持續,房貸違約、房企資金鏈斷裂等風險都會上升。
「促進房地產業持續發展」再成穩經濟的手段,而影響去庫存的房地產稅推遲出台廣受關注。
2015年8月,房地產稅法正式進入全國人大立法規劃,按照此前的時間表,房地產稅應在2015年進入立法程式,2016年完成立法,並於2017年正式推出。
對房價調控效果不大
對於房地產稅持期待態度者認為,房地產稅出爐,多房人士會不堪稅負而拋售,市場上房子供給增多,房價就會下降。但重慶、上海兩地試點房產稅4年多,對房價的調控效果影響並不太大。
房產稅在一些國家和地區是最普通的稅種之一。在香港,房產稅也稱「差餉」,是對業主的一種常態徵收的稅收。
把房地產稅當作一項政府新的收入來源,對政府來說是好事,但對業主來說,卻是新的負擔。中國城市的房價相對較高,民眾的收入又相對較低,百姓交房地產稅比較吃力。
房地產稅如何設計?何時啟動?一向為輿論焦點。有消息表明,房地產稅尚未形成成熟文本,因而兩年內不可能推出。
1998年以來,內地房地產行業經歷了10次以上的調控,出台了無數政策,但往往都陷入「空調」並引發更加快速的價格上漲。「房地產稅開徵不會令房價應聲而降。房地產稅開徵預期,會使得購房者在進行前瞻性預判時,調整財產組合,中小戶型需求會適當增多」。內地專家指出。
當下,內地擁有數套房產的多屬於社會精英群體,以公務人員、商業成功人士以及專業技術人士為主,他們對於政策與法律制訂的影響力要遠遠大於沒有房產的人士。
內地「差餉」出台擱淺,對許多在內地購屋或以房投資的香港人來說,亦不失為一個好消息。
「去庫存」成樓市主旋律
去年12月中旬,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化解房地產庫存,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推進以滿足新市民為出發點的住房制度改革,擴大有效需求,穩定房地產市場。目前,「去庫存」成為樓市的主旋律。據統計,截至去年11月末,內地商品房待售面積達6.9637億平方米。
庫存走高表明行業的系統性風險加大,倘若持續,房貸違約、房企資金鏈斷裂等風險都會上升。
「促進房地產業持續發展」再成穩經濟的手段,而影響去庫存的房地產稅推遲出台廣受關注。
2015年8月,房地產稅法正式進入全國人大立法規劃,按照此前的時間表,房地產稅應在2015年進入立法程式,2016年完成立法,並於2017年正式推出。
對房價調控效果不大
對於房地產稅持期待態度者認為,房地產稅出爐,多房人士會不堪稅負而拋售,市場上房子供給增多,房價就會下降。但重慶、上海兩地試點房產稅4年多,對房價的調控效果影響並不太大。
房產稅在一些國家和地區是最普通的稅種之一。在香港,房產稅也稱「差餉」,是對業主的一種常態徵收的稅收。
把房地產稅當作一項政府新的收入來源,對政府來說是好事,但對業主來說,卻是新的負擔。中國城市的房價相對較高,民眾的收入又相對較低,百姓交房地產稅比較吃力。
房地產稅如何設計?何時啟動?一向為輿論焦點。有消息表明,房地產稅尚未形成成熟文本,因而兩年內不可能推出。
1998年以來,內地房地產行業經歷了10次以上的調控,出台了無數政策,但往往都陷入「空調」並引發更加快速的價格上漲。「房地產稅開徵不會令房價應聲而降。房地產稅開徵預期,會使得購房者在進行前瞻性預判時,調整財產組合,中小戶型需求會適當增多」。內地專家指出。
當下,內地擁有數套房產的多屬於社會精英群體,以公務人員、商業成功人士以及專業技術人士為主,他們對於政策與法律制訂的影響力要遠遠大於沒有房產的人士。
內地「差餉」出台擱淺,對許多在內地購屋或以房投資的香港人來說,亦不失為一個好消息。
留言 (0)